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藻之间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 者: 夏雯娟
导 师: 王江涛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海洋化学
关键词: 赤潮 他感物质 微藻 大型海藻 有机溶剂提取
分类号: X1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沿海水域富营养化的加剧,赤潮在世界范围内的沿海水域频繁发生,已成为一种严重的世界性海洋灾害。我国近岸沿海是赤潮高发区,每年由赤潮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以上,同时,沿海水域近年来“绿潮”(海洋大型绿藻藻华)问题也日益突出。怎样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治理赤潮,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最大可能地降低渔业的经济损失是目前海洋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探索了许多方法预防和控制赤潮,包括物理法(絮凝法,如粘土)、化学法(药剂法,如硫酸铜)、生物防治法(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但在实际中大规模应用的尚很少,有些方法对近海生态系统会产生破坏作用。生物防治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是治理的发展趋势。本论文的实验涉及两种东海常见的赤潮藻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atatum)和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在实验室条件下共培养和在彼此的滤液中培养的相互作用,同时研究了大型绿藻孔石莼(Ulva pertusa)与两种微藻在共培养和水提液培养条件下对两种微藻生长的影响,用藻密度反映生长状况,并用Logistic生长模型和Lotka-Volterra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用不同有机溶剂试图提取孔石莼细胞组织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湾藻的滤液都有抑制对方生长的作用,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赤潮异湾藻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更为高效,中肋骨条藻对赤潮异湾藻的他感作用系数为6.56,而后者对前者的他感作用系数为0.04。大型海藻新鲜叶片对微藻的他感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孔石莼的水抽提液对两种微藻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相比较而言,赤潮异湾藻较中肋骨条藻更容易受到抑制作用,可能由于藻体内的透明油粒结构更容易吸收他感物质。通过有机提取实验和生物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正己烷萃取液的培养液对两种微藻的生长出现抑制现象,说明该有效物质或起作用的混合物中含有能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物质,关于精确的化学结构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0 前言  10-11
1 文献综述  11-21
  1.1 生态学的意义  11
  1.2 化学生态学的出现  11-13
    1.2.1 化学生态学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12
    1.2.2 化学生态学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研究状况  12-13
  1.3 他感作用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13-19
    1.3.1 他感作用的提出  13-14
    1.3.2 对海洋生态系统中他感作用的研究  14-15
    1.3.3 研究他感作用的一般方法  15-17
    1.3.4 关于作用机制的研究  17-19
  1.4 生态模型模拟  19
  1.5 目前存在问题  19-20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意图  20-21
2. 中肋骨条藻与赤潮异湾藻间的相互竞争关系  21-32
  2.1 导语  21-23
    2.1.1 赤潮的介绍  21
    2.1.2 中肋骨条藻的介绍  21-22
    2.1.3 赤潮异湾藻的介绍  22-23
  2.2 材料与方法  23-26
    2.2.1 实验材料  23
    2.2.2 实验设计  23-24
    2.2.3 测量与数据处理  24-26
  2.3 实验结果  26-28
    2.3.1 混合培养  26
    2.3.2 滤液培养  26-28
  2.4 讨论  28-31
    2.4.1 实验结果讨论  28-29
    2.4.2 利用模型预测  29-31
  2.5 本章小结  31-32
3. 大型藻类孔石莼与两种不同微藻之间的他感作用  32-43
  3.1 导语  32-33
    3.1.1 孔石莼的介绍  32
    3.1.2 大型海藻抑藻效应的研究  32-33
  3.2 材料与方法  33-36
    3.2.1 实验材料  34
    3.2.2 实验设计  34-35
    3.2.3 测量与数据处理  35-36
  3.3 实验结果  36-40
  3.4 实验讨论  40-41
  3.5 本章小结  41-43
4. 他感物质性质初探  43-50
  4.1 导语  43-45
  4.2 实验部分  45-46
    4.2.1 溶剂影响实验  45
    4.2.2 可能有效物质的萃取  45-46
    4.2.3 生物实验  46
    4.2.4 数据处理  46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49
    4.3.1 实验结果  46-48
    4.3.2 实验讨论  48-49
  4.4. 本章小结  49-50
5. 结论  50-51
  5.1 两种微藻的相互作用  50
  5.2 大型海藻对两种微藻的相互作用  50
  5.3 大型海藻组织中有效抑藻物质的性质初探  50-51
参考文献  51-57
致谢  57-58
个人简历  58
发表的学术论文  58

相似论文

  1. 东海原甲藻增殖细胞核抗原的体外表达和抗体制备,Q946
  2. 微藻DHA在几种烘焙产品中的应用,TS202.3
  3. 抗软骨藻酸单克隆抗体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组装,X835
  4. 微藻光驱生物催化前手性羰基不对称还原研究,O643.32
  5. 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多变量分析在赤潮藻识别中的应用,X55
  6. 草甘膦对六种海洋微藻的毒性兴奋效应研究,X173
  7. 胶州湾常见赤潮藻脂肪酸的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X173
  8. 利用污水污泥和高浓度二氧化碳培养海洋微藻技术研究,X703
  9. 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和大型海藻携带AVNV的检测及浮游生物多样性分析,S917
  10. 浮游微藻在AVNV流行传播中的作用分析,S944.43
  11. 有毒植物黄花棘豆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及主要化感物质分离鉴定,S451
  12. 几株典型赤潮藻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研究,X55
  13. 大型海藻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对两种海洋微藻克生效应的初步研究及克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X55
  14. 两株海洋真核藻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其溶藻特性,X172
  15. 一株赤潮异弯藻溶藻细菌的分离与溶藻特性研究,X172
  16. 微藻对氮磷营养盐的脱除利用与废水净化,X703
  17. 高油脂微藻的筛选及其在再生水中的产油特性研究,X703
  18.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的研究,TQ461
  19. 流式图像赤潮监测仪光学系统设计,TH766
  20. 葡萄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作用机制研究,S663.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植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