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网络民意有效表达研究

作 者: 和菲菲
导 师: 马翠军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制定 网络民意 公民参与 有效表达
分类号: D6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68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公共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其本质是用以解决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冲突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良好的公共政策能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减少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经济良好发展。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集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广泛的公民参与,就必然不可能自觉的表达公民的真实意愿,就无法保证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事务的增多,传统的参与方式的不足,已无法满足公民参与的愿望和诉求。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当代社会人们的政治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通过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我国各级政府对网络民意也愈加重视,通过网络了解民情,制定和调整施政方针,成为我国政府施政的新形式。网络问政,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成为我国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工具。由网络技术的发展引起的政治革命必将更深刻的影响到当今政府的公共政策系统之中,从而更关系到公民利益的合理分配和政府目标的实现。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网强国论坛,在线听取网民意见标志着我国的网络民意正式开始受到政府和最高领导人的重视。网络做为公民参与的新型载体,其开放性和平等性极大的激发了公民参与的热情,而网络参与的自由和便捷也大大降低了公民参与的成本。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网络民意作为新型的表达方式,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代表性不足、参与的非理性、非规范性等弊端。随着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产生很多新问题。探索如何发挥网络民意在公共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最大效用,规范网络参与过程中的种种行为,使网络民意表达形成一个有序的机制,对确保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对国内外网络表达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本论文主要涉及的核心概念公共政策、网络民意进行阐释,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为接下来的网络民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目前网络民意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意义和挑战进行详细阐述。一方面,网络民意为公共政策制定带来积极的影响,是传统公民参与形式的有效补充、促使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更为合理,确保了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表达形式,又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这一部分队为什么要对网络民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本文第四部分,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现状的分析,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平台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出目前网络民意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最后,也是本文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对我国网络民意表达有效途径建构的对策性思考。在此部分中详细列出了从政府制度建设层面到技术手段的完善和公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等方面,就如何构建网络民意合理有效表达的途径给出了答案。本文通过运用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结合当下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情况,试图通过分析以往的现实问题和经验,探讨如何完善网络民意表达的有效途径,为政府今后的公共政策制定工作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以往优秀的研究成果,对目前网络民意表达现状进行分析,将优秀理论成果和现实案例相结合,分析网络民意表达过程中的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改进提高网络民意表达效率的对策思路和途径,力求所提问题的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6
1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16-22
  1.1 核心概念阐释  16-18
    1.1.1 公共政策  16
    1.1.2 网络民意的内涵  16-18
  1.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18-22
    1.2.1 人民主权理论  19
    1.2.2 公共选择理论  19-20
    1.2.3 “协商民主”理论  20-21
    1.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21-22
2 网络民意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与挑战  22-29
  2.1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  22-25
    2.1.1 传统公民参与形式的有效补充  22-23
    2.1.2 推动公共政策议程构建  23-24
    2.1.3 确保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24-25
  2.2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挑战  25-29
    2.2.1 对“官本位”管理思想的冲击  25-26
    2.2.2 对公共政策制定中精英决策模式的挑战  26-28
    2.2.3 对科层制组织结构的挑战  28-29
3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网络民意表达现状  29-39
  3.1 网络民意表达现状  29-31
    3.1.1 网络民意形成的平台  29-31
    3.1.2 网络民意表达主体结构分析  31
  3.2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网络民意有效表达的困境分析  31-39
    3.2.1 技术限制使网络民意难以代表整体民意  32-34
    3.2.2 法律监管滞后导致虚假民意和无政府主义  34-35
    3.2.3 公民素质不高及道德失范产生非真实的网络民意  35-36
    3.2.4 网络民意的群体极化现象  36-37
    3.2.5 政府缺乏信息管理经验  37-39
4 提高我国网络民意有效表达的措施  39-51
  4.1 加快网络信息基础建设  39-41
    4.1.1 消除数字鸿沟  39-40
    4.1.2 完善网络参与的技术手段  40-41
  4.2 建构现代化的政策制定系统  41-43
    4.2.1 建构电子政务沟通范式  41-42
    4.2.2 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收集系统  42
    4.2.3 再造政府业务流程  42-43
  4.3 加强政府层面的制度建设  43-45
    4.3.1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43-44
    4.3.2 建立网络听证会和网络发言人制度  44-45
  4.4 改善网络参与氛围  45-48
    4.4.1 提高公民网络参与素质  45
    4.4.2 培育健康的网络文化  45-46
    4.4.3 培养公民网络伦理道德意识  46-48
  4.5 完善网络法制制度  48-51
    4.5.1 加快网络立法  48-49
    4.5.2 健全网络民意表达法律保障体系  49-51
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8
后记  58

相似论文

  1.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初探,D035
  2.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3. 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立场与网络民意的错位研究,G206
  4. 公民参与地方税务部门绩效评估研究,F812.42
  5.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研究,G645.5
  6. 我国反腐倡廉中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630.9
  7. 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民主价值及路径选择研究,D630.1
  8. 网络执政兴起原因探析,D630
  9. 网络民意的法理学透视,G206
  10. 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生存状态研究,G123
  11. 论行政法视野下的政府悬赏行为,D630
  12. 基于关系形成模型的政府信任与公民参与关系研究,D621.5
  13. 婺源回皖运动的政策网络分析,D630
  14. 善治下的公民参与公共预算之问题研究,F812.3
  15. 治理理论下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D621.5
  16.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政府机构改革研究,D630
  17.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630
  18. 政府信息公开及公民参与研究,D630
  19. “协商民主”理论视角下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621.5
  20. 媒体监督视域下的中国行政权力制约研究,D630
  21. 从政府公共决策视角探析网络民意,D63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