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本裁判员制度的反思与展望

作 者: 牟绿叶
导 师: 吴宏耀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日本司法改革 裁判员制度 意见主导者
分类号: D93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2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以来第三次大规模的司法改革之中。期间,日本创制了旨在促进国民参与司法的裁判员制度。这个新生婴孩的命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人们对其本身却存在着诸多争议和质疑。本文笔者意在介绍该制度的相关基本信息,对争议和质疑进行一定的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命题。本文开篇首先回顾了日本历史上大正时期的陪审制度。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引入了西方先进国家的现代法律,包括现代刑法和治罪法,而且,在20世纪20年代民主浪潮的推动下,仿制德国建立了日本旧式的陪审制度。该陪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陪审制适用的案件范围、陪审员的任职资格、陪审团的权限、陪审团裁决之效力等。不幸的是,陪审制的实施情况并不如所预期的那样美好,最终,不得不于1943年停止实施。许多学者将陪审制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三者:政治气候的转变、陪审制自身的缺陷以及日本特殊的司法坏境等。新世纪伊始,日本引入裁判员制度而非其他类似制度的原因在于,日本现行的司法制度被诸多顽疾所困扰,主要包括“精密司法”带来的消极影响、职业法官垄断司法裁判引起的是非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因此,笔者将现行司法制度比喻为“黎明前的黑暗”。裁判员于2004年在日本众议院通过,并于2009年5月开始实施。为了更好的了解该制度的详细情况,笔者将介绍起草裁判员法案时的相关背景信息和争论焦点。随后,将依据裁判员法案的体例结构,对该制度的基本要素作简单介绍并附扼要评论。制度要素包括裁判员制度的适用案件范围、合议庭的组成、法官和裁判员的各自权限、评议与表决程序以及裁判员的特殊保护措施。随后,我将集中关注裁判员制度最具争议的部分,它们是:裁判员的任职资格是否限定得当?裁判员的选任程序是否过于繁琐?无因回避的次数是否过多?程序启动的单方性是否科学?庭前主导法官和主审法官是否应当分离?除了上述制度内的缺陷,尚有诸多制度外的不足。以社会效果来衡量,制度外的考量因素更值得关注。因为,如果日本国民不愿意参与该制度,或者,不能够独立地参与,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得出结论认为裁判员制度不负众望呢?究竟谁最关心裁判员制度的实施效果呢?当然是它的创制者。有鉴于此,日本官方自2004年通过法案以来几乎每年都会进行民意调查,以此关注国民对裁判员制度的态度。笔者也收集了相关年份的资料,并发现了日本国民关注的诸多切实问题。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时间安排的问题,即日本国民担心自己在连续数日的审判中担当裁判员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安排。为了减少此类担忧,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为裁判员制度的实施“保驾护航”。下一部分将涉及美国莱斯特·凯斯教授的“意见主导者”理论,此理论主要用以分析日本国民是否能够独立的参与裁判员制度。笔者分析了群组评议中的三大理念,独立和平等、信息共享和理性论证。根据“意见主导者”理论,日本国民参与裁判员制度可能受法官或个别裁判员的影响,据此,需要要求法官克制、裁判员积极行使权利并设置相应的监督措施。此外,等级观念、和谐文化和崇尚权威都是该制度传统上的羁绊。所以,笔者也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如果该制度想走得更远,此三者是绕不开的话题。最后,我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即日本的裁判员制度将走向成功。所有上文的信息都可以视为强有力的论证,而且,笔者还援引了杰雷教授的“三个条件”论。他指出,事关陪审制度在一国成败的影响因素在于民族构成、教育程度和国民对它的认同感。展开而言,日本民族构成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自1960年以来也大有提高,如果日本当局能够让更多的国民认可、接受裁判员制度,那么,它的前途将充满希望。笔者于此再次结论认为,日本的裁判员制度前途光明。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5
第一章 日本历史上的陪审制度  15-21
  一、明治维新后的探索  15
  二、1923 年陪审制的得失  15-21
    (一) 陪审制的主要内容  16-17
    (二) 陪审制失败的原因  17-21
第二章 裁判员制度缺失所引起的问题  21-26
  一、二战后的小插曲  21
  二、现行制度的困境  21-22
  三、裁判员制度缺失的三大问题  22-26
    (一) “精密司法”的功过  22-23
    (二) 职业法官垄断审判的是非  23-24
    (三) 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  24-26
第三章 裁判员制度的引入  26-34
  一、引入的背景  26-27
  二、引入的争论  27-28
  三、裁判员法的制定及其体例结构  28-29
  四、《裁判员法》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述评  29-32
    (一) 适用案件的范围  29-30
    (二) 合议庭的组成  30
    (三) 法官和裁判员的权限  30-31
    (四) 评议与表决  31-32
    (五) 裁判员的保护措施  32
  五、裁判员制度的性质  32-34
第四章 裁判员制度自身的问题  34-39
  一、裁判员的任职资格是否限定得当  34-35
  二、裁判员的选任程序是否过于繁琐  35-36
  三、无因回避的次数是否过多  36
  四、程序启动之上的单方性是否适当  36-37
  五、庭前主导法官和主审法官是否应当分离  37-38
  六、小结  38-39
第五章 裁判员制度的外在问题  39-50
  一、日本国民是否愿意参与裁判员制度  39-43
    (一) 关于裁判员制度的民意调查  39-40
    (二) 民意调查中凸显出的时间安排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0-43
    (三) 其他问题简述  43
  二、日本国民是否能够作为裁判员独立地参与审判  43-46
    (一) 陪审团制度下陪审员评议案件的三种理念  43-44
    (二) “意见主导者”理论  44-45
    (三) 保障裁判员独立性的途径  45-46
  三、日本国民能否成为称职的裁判员  46-50
    (一) 影响裁判员胜任职责的三大因素  46-47
    (二) 等级观念的烙印  47
    (三) 和谐文化和团体意识的影响  47-48
    (四) 混合制合议庭的固有危险  48-50
第六章 裁判员制度的展望  50-53
  一、裁判员制度克服了旧的陪审制的缺陷  50-51
  二、裁判员制度是否能够成功的三个条件  51-52
    (一) 杰雷教授的三个条件论  51
    (二) 日本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  51-52
  三、小结  52-53
结语  53-54
参考文献  54-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D916
  2. 日本人事诉讼制度的分析与借鉴,D931.3
  3. 日本《海洋基本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931.3
  4. 中韩破产法制下的破产程序比较研究,D931.26
  5. 中韩著作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931.26
  6. 行政法视野下的中日食品安全法比较研究,D931.3
  7. 韩国监审合一体制与我国监审制度改革,D931.26
  8. 论《儿童权利公约》在日本的实施,D931.3;DD912.1
  9. 中韩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比较研究,D931.26
  10. 中日国家赔偿制度比较研究,D931.3
  11. 中日食品安全法比较,D931.3
  12. 中日监护制度比较研究,D931.3
  13. 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D931.3
  14. 韩国宪政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D931.26
  15. 关于韩国宪法修改中总统制的问题探讨,D931.26
  16. 韩国宪法诉愿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解析,D931.26
  17. 中韩两国禁止内幕交易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931.26
  18. 试论日本律令制对唐制的受容与创新,D931.3
  19. 中日韩行政复议制度比较研究——从借鉴的角度,D931.3;D931.26
  20. 《卫拉特法典》等级思想研究,D931.19
  21. 日本容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931.3
  22.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中韩两国比较,D931.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