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宋朝的俘虏政策研究

作 者: 杨计国
导 师: 程民生;贾玉英;马玉臣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宋朝 俘虏 献俘礼 俘虏军法 俘虏政策
分类号: K2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俘虏是指在战争中被直接抓获或在武力逼迫下投降的人员。俘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类特殊群体,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其被俘后的命运不尽相同。有宋一代,先后与辽、西夏、金、蒙古等政权相抗衡,同时要平定王朝内部的农民起义与士兵叛乱,在这些内外部冲突与战争中抓获了身份各异、数量庞大的俘虏。宋朝因袭前代制定了献俘礼,通过这种军礼仪式来宣扬国威,显示战功。献俘仪式及其隆重程度因俘虏的身份而有所不同,举行献俘礼的地点、出席献俘仪式的人员不固定;宋政府举行献俘礼时对本国将士进行奖赏,献俘仪式结束后将俘虏杀掉的事件比较少见。在军法上,宋政府对将士在行军途中、战争中、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俘虏做了详细规定,并制定了抓获俘虏后的奖赏标准,这些措施丰富了宋朝的军法内容。在借鉴前代俘虏政策的基础上,宋政府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依据俘虏的身份,作出了不同的处理,这是宋朝俘虏政策灵活性的体现。恰当的俘虏政策,加快了北宋初期的统一进程,有利于新占领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从俘虏中发现有用的人才,还可以通过交换俘虏改善与敌国的关系,甚至利用俘虏实行反间计。不恰当的俘虏政策,则容易引起社会动荡,恶化与邻国的关系。同时,宋朝依然存在虐俘、杀俘的现象,这与宋政府把杀俘作为一种战术、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等原因有关,但大规模杀害俘虏的现象已很少见,这是宋政府以文治国方略、政策开明的重要体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绪论  9-18
  一、俘虏问题的渊源  9-14
  二、选题意义  14-15
  三、研究现状及分析  15-16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外  16-18
第一章 宋朝俘虏的种类  18-28
  一、俘虏的割据政权统治者  18-20
  二、俘虏的辽朝人员  20-21
  三、俘虏的西夏人员  21-23
  四、俘虏的金朝人员  23-24
  五、俘虏的少数民族人员  24-26
  六、俘虏的农民起义军  26-28
第二章 宋朝的献俘礼  28-34
  一、献俘地点  30
  二、献俘仪式  30-33
  三、献俘时的赏赐及献俘时的参与人员  33-34
第三章 宋朝关于俘虏的军法规定  34-42
  一、行军途中及战争中处理俘虏的规定  35-39
    (一) 严禁将士私自杀俘  36
    (二) 规范抓俘的程序及相应的惩罚措施  36-38
    (三) 抓获俘虏后的临时处置措施  38-39
  二、战争结束后处理俘虏及对将士赏罚的规定  39-42
    (一) 战争结束后处理俘虏的规定  39-40
    (二) 对获俘将士的奖赏原则及对冒充获俘人员的惩处  40-42
第四章 宋政府对俘虏的处置方式  42-74
  一、对宋朝初年俘虏的割据政权人员的处置方式  43-50
    (一) 对俘虏的割据统治者的处置方式  43-47
    (二) 对俘虏的割据统治者家属及后人的处置方式  47
    (三) 对俘虏的割据统治者僚属的处置方式  47-50
  二、对俘虏的辽、西夏、金官员的处置方式  50-52
    (一) 任用为官  50
    (二) 赦免、释放、归还、关押  50-52
    (三) 直接杀掉  52
  三、对抓获的敌方士兵及百姓  52-58
    (一) 归还敌方  53-56
    (二) 释放后编入宋朝户籍  56-57
    (三) 留作军队向导  57
    (四) 用于充军  57
    (五) 刺配后服劳役  57
    (六) 临时关押  57-58
  四、抓获敌方间谍的处置方式  58-61
    (一) 直接释放  58-59
    (二) 因才录用  59
    (三) 施行反间计  59-60
    (四) 作为外交手段  60-61
    (五) 处死  61
  五、对抓获的农民起义军的处置方式  61-64
  六、对抓获的少数民族的处置方式  64-67
  七、对捉获的叛乱将士的处置方式  67-69
  八、与辽、金等国进行俘虏交换  69-74
第五章 宋政府对抓获俘虏将士的奖励政策  74-82
  一、物质奖励  74-77
  二、授予官职、减磨勘年、予以提拔  77-80
  三、宋朝将士获俘的其它问题及宋政府的策略  80-82
第六章 宋朝虐俘、杀俘问题  82-86
  一、把杀俘作为一种战术  82-83
  二、部分将领的个性原因  83-84
  三、防止俘虏发生叛乱  84-85
  四、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85-86
结语  86-88
参考文献  88-93
  一、古籍文献  88-90
  二、今人论著  90-93
    (一) 著作  90-91
    (二) 论文  91-93
致谢  93

相似论文

  1. 宋朝大名府军事地位研究,K244
  2. 马卡宁的小说《高加索俘虏》的题旨及俘虏形象,I512
  3. 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宋朝断代史编撰研究,K244
  4. 宋朝辍朝制度研究,K244
  5. 宋朝保护名胜的政策与措施研究,K244
  6. 宋辽榷场贸易和走私贸易研究,K244
  7. 宋朝成都文化地理专题研究,K928.6
  8. 《宋朝事实》研究,K244
  9. 宋朝江西地区灾荒与救济,K244
  10. 《宋朝事实类苑》研究,K244
  11. 传感器网络中伪数据包过滤技术研究,TN929.5
  12. 辽圣宗对宋政策研究,K246.1
  13. 两宋火葬述论,K244
  14. 唐宋买卖契约探析,D923
  15. 宋朝与占城关系初探,K244
  16. 宋代阵法与阵图初探,E892
  17. 宋初的惩贪与倡廉,K244
  18. 宋朝劝农文研究,K244
  19. 略论占城与宋朝的关系,K333.3
  20. 宋朝贫困救济问题研究,K24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宋:北宋(960~112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