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族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与文化问题研究

作 者: 黄晓波
导 师: 谭世明
学 校: 湖北民族学院
专 业: 民族学
关键词: 民族山区 矿产资源 生态 文化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的瓶颈效应越来越明显,部分关乎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但是,对各种资源的粗放型开发与低效率利用依然很普遍,而大多数研究者基于经济学的分析提出的对策并没有彻底地解决此类问题。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本文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民族山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试图提出一些矿业开发中生态与文化问题的破解之道。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破资源瓶颈→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与文化良性互动。本研究正是基于生态与文化互动论,对恩施州铁矿开发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与文化问题进行了人类学考察,并以鹤峰县燕子乡红莲村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深入分析了铁矿开发对当地生态多样性的破坏,现代探矿、采矿等技术手段对“红莲人”传统的资源认知与管理系统的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等现象,阐述了生态与文化关联互动的机理是人们自身的文化选择与调适,并受此启发提出了一些促进经济、生态、文化等诸要素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研究认为,文化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生态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信息系统,生态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多元文化并存具有深远的生态意义。民族山区矿产资源开发所引致的文化冲突、文化变迁与适应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境变化的自我调适,这对促进矿区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性。因此,维护生态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山区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路径。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导论  8-15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8-11
    1.1.1 选题背景  8-9
    1.1.2 选题意义  9-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13-15
    1.3.1 研究思路  13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4
    1.3.3 可能的创新  14-15
第2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人类学理论基础  15-19
  2.1 生态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15-17
    2.1.1 万物有灵论  15-16
    2.1.2 环境决定论与多线进化思想  16
    2.1.3 生态与文化互动论  16-17
  2.2 可持续发展与山民的传统生计方式  17-19
    2.2.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17
    2.2.2 生态与文化的互动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7
    2.2.3 山民传统生计方式的可持续性  17-19
第3章 恩施州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19-26
  3.1 恩施州基本概况  19-22
    3.1.1 恩施州自然生态概况  20
    3.1.2 恩施州历史文化概况  20-21
    3.1.3 恩施州矿产资源概况  21-22
  3.2 恩施州铁矿资源开发现状  22-26
    3.2.1 企业主导下的铁矿资源开发  22-24
    3.2.2 政府主导下的铁矿资源开发  24-26
第4章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背景下红莲村村民的文化变迁与适应  26-34
  4.1 红莲村的地理位置及当地生计  26-27
  4.2 红莲铁矿的开发对当地生态多样性的影响  27-29
  4.3 红莲矿区移民的文化变迁与适应  29-32
    4.3.1 物质层面的变迁与适应  29-30
    4.3.2 精神层面的变迁与适应  30-32
  4.4 山下村民对铁矿开发的反应  32-34
    4.4.1 对扩大矿区经济补偿的要求  32
    4.4.2 对人居环境遭到破坏的态度  32
    4.4.3 对原有生计方式改变的看法  32-34
第5章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与文化问题分析  34-39
  5.1 矿区民众利益诉求中的生态需求  34-35
  5.2 新的资源认知系统的流入与文化冲突  35-37
    5.2.1 新旧资源认知系统的冲突  35
    5.2.2 新旧资源认知系统发生冲突的原因  35-37
  5.3 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的机理  37-39
    5.3.1 文化选择  37
    5.3.2 文化调适  37-39
第6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与文化良性互动的发展策略  39-44
  6.1 促进生态系统自然平衡  39-40
    6.1.1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  39
    6.1.2 能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  39-40
  6.2 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40-41
    6.2.1 文化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40
    6.2.2 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并存  40-41
  6.3 促进生态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  41-44
    6.3.1 协同发展论  41
    6.3.2 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  41-44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44-46
参考文献  46-49
附录  49-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4.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5.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6.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7.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8.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9.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10.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2.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3.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4.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5.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6.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7.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8.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19. 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X143
  20.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21.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