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浦熙修晚期新闻活动及其悲剧命运研究

作 者: 单婧婧
导 师: 张威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新闻作品转型 政治倾向 反右运动 罗隆基 悲剧命运
分类号: G21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浦熙修是我国著名的女记者之一,她从业新闻二十载,显示出作为一位优秀新闻记者的才华和品德。浦熙修的思想历程、政治选择及人生轨迹,是20世纪中国一代知识分子中一个复杂而又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着重研究浦熙修晚期(19491957年)的新闻作品及新闻活动,并探讨其命运的悲剧性。浦熙修解放后在《文汇报》工作,期间曾赴朝鲜、新疆访问。这一时期,浦熙修的新闻作品与她早期的新闻作品相比有很大的转变,新闻通讯多为歌功颂德之作,缺乏深刻尖锐,理性分析不足。而浦熙修的这种转变并非个例。以直言不讳著称的彭子冈、甚至以储安平为代表的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新闻写作中也表现出这种倾向。浦熙修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新闻生涯就此终结。政治上的打击,使她更加坚定了对共产党的信任,增强了加入共产党的渴望。1965年,浦熙修罹患直肠癌,在文革中又连遭批斗,她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却与日俱增。浦熙修的思想历程和命运跌宕,代表了那一代许多经历了抗战、新中国成立,经历了“反右”斗争的知识分子,具有典型的时代印记。因此,本文从浦熙修晚期新闻作品的文本出发,结合时代背景探讨浦熙修新闻作品转型的原因,探究她作为党外左倾进步记者的悲剧命运,以期给予浦熙修一个客观的评价。论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首先,分析浦熙修晚期新闻作品的转型及其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其次,还原历史语境,探讨浦熙修晚期新闻作品转型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环境、新闻体制的外在变化,浦熙修个人的政治倾向、政治信仰等内在因素,都是造成她新闻作品转型的重要原因。最后,探讨浦熙修命运的悲剧性。浦熙修因为与罗隆基的关系及民盟盟员的身份,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在政治运动中深受打击。浦熙修的一生是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缩影。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从空间叙事角度分析《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悲剧的必然性,I712.074
  2. 《野草在歌唱》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探析,I561.074
  3. 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历史演变,I545
  4. 『源氏物語』の女性像,I313
  5.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悲剧命运的解读,I712.074
  6. 女性的悲歌,I207.41
  7. 无法逃避的命运:尤金·奥尼尔的命运观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解读,I561
  8. 对茨威格中篇小说中男性悲剧形象的研究,I521
  9. 转型社会的村落权力运作,D422.6
  10. 分裂的自我,I712
  11. 《永别了,武器》的隐喻书写,I712.074
  12. 从《诗经》入手解读齐国公主的悲剧命运,I207.22
  13. 近两年CNN对华报道政治倾向性研究,G222
  14. 论罗隆基的法治思想,D909
  15. 反思人类悲剧命运的智性写作,I207.42
  16. 1957年中小学“反右”运动研究,K27
  17. 苏童、毕飞宇小说女性形象比较研究,I207.42
  18. 近30年来当代小说中右派形象嬗变研究,I207.42
  19. 无法挣脱的宿命,I207.42
  20. 《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小姐心理原型的研究,I561.074
  21. 从苔斯特蒙娜的音乐及唱段诠释看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殊途同归的女性命运,J617.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新闻学、新闻事业 > 世界各国新闻事业 > 中国 > 新闻事业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