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帛书《老子》若干章句读解

作 者: 姚雷娜
导 师: 谢扬举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宗教学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老子》 竹简《老子》 道家
分类号: B2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几十年来由于出土文献的大量增多,使得先秦诸子的研究呈现大好的景象。出土文献中,关于道家方面最重要的有:1973年12月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帛书《老子》和《黄老帛书》等,1973年出土于河北定县的《文子》,以及1993年10日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的竹简《老子》以及《太一生水》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的若干章句。帛书《老子》甲本成书约在汉高祖时期前后,帛书《老子》乙本成书不晚于汉景帝时期。从文本方面看,帛书本《老子》与传世本多有相异处,与郭店楚简本《老子》也存在很多不同。从思想方面看,帛书《老子》在微言大义方面有不同于传世本的地方。本文从章句的考辩和读解入手对帛书《老子》一些重要的章句提出了探讨,例如,今本第三十八章的“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不见于帛本,从义理上看,该节文字是综论“上德、上仁、上义、上礼”四者道德从高到低,“德”不涉及“上德、下德”的对比,仅涉及和“仁、义、礼”的对照,且重点在于说明这四者是每况愈下。在考据上验证,《韩非子·解老》在“上德”句后紧接解“上仁”句,可推测韩非子所解之《老子》是没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的。又如今本第三十九章作“无以”,帛书本作“毋已”,“无以”是介词短语,是“没有拿……”的意思,而“毋已”是形容词短语,是“不断地、不停地”的意思,帛书本作“毋已”更符合道家反对“甚欲”,主张“无为”的观念。类似这样的解读,本文涉及帛书《老子》的章句相当于今本有27章。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引言  6-21
第一章《德篇》若干章句读解  21-36
第二章《道篇》若干章句读解  36-53
参考文献  53-5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6-57
致谢  57-58

相似论文

  1.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2. 道家元气生成思想探微,B223.1
  3.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4. 《道德经》中的管理智慧探析,C93-09
  5.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与当代环境伦理观的构建,B82-058
  6. 论道家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X2
  7. 道家认知疗法对神经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R473.74
  8. 《老子》母性品格审美探微,B223.1
  9. 法由道生—韩非的道法思想研究,B226.5
  10. 论道家休闲观的当代启示,B223
  11. 《老子》篇章结构芻議,B223.1
  12. 谭恩美小说《接骨师的女儿》中的道家印迹,I712
  13. 辩证地研究老子的生态自然观,TU-023
  14. 先秦两汉诗赋与道家思想,I207.22
  15.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的本土化研究,B948
  16. 以艺进道,J205
  17. 《老子》反义词研究,H131
  18. 《老子》之“俗”思想研究,B223.1
  19. 许地山和传统文化之关系研究,I207.42
  20. 老庄道家生命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B223
  21. 坚守传统,拒斥现代,I207.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前220年) > 道家 > 老子(李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