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电视媒介“弱势群体歧视”现象的伦理分析

作 者: 邹亭妍
导 师: 林浩
学 校: 云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媒介 弱势群体歧视 经济分析 伦理分析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社会现阶段中国电视媒介出现的“弱势群体歧视”现象,作为大众传播形式之一的电视媒介在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日益迅速,电视媒介行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逐渐将自身的天枰倾斜,出现了媒介对于“弱势群体歧视”的现象。本文通过部分案例从“弱势群体歧视”现象出现的原因、造成的影响、解决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行伦理学上的分析和探讨。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本文将论述在中国社会现阶段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电视媒介“弱势群体歧视”现象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研究的方法和结构;其次,本文将论述中国电视媒介“弱势群体歧视”现象的现状,和对政府、行业及受众、媒介行业的影响,并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焦点访谈”栏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接下来,本文将论述中国电视媒介“弱势群体歧视”的原因分析,分别从经济原因和伦理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本文将论述如何解决中国电视媒介“弱势群体歧视”现象,实现传播视角公正,同样从政府、媒介行业、社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在论述上将采取将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对理论和相关案例的整合分析,力求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法与对策。以现有的公平理论和媒介歧视现象为研究的起点,寻找产生电视媒介对“弱势群体歧视”的原因,分析这些理论对社会实践的影响,揭示这些理论背后的价值观,从而找寻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对社会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因为,在当代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媒介行业对于广大的受众并不是一视同仁,他们总是有意或无意的偏爱某些阶层的受众即强势群体或精英群体,忽视甚至歧视另一些阶层的受众即弱势群体。在这种社会现状和行业现状下,我们需要思考媒介同道德的关系。在媒体的报道中,不能只对精英群体或话语权较重的一方做出大篇幅的报道,对于社会话语权较小的弱势群体也应该平等对待,不能产生“群体歧视”。另外,从学术方面来讲,传播伦理学或媒介伦理学无论是在传播学界还是在伦理学界都是一个新课题,在我国学术界的研究也尚属初级阶段,是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发展潜力的一个学科研究方向。该选题不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还具有丰富的时代意义。希望通过本人的研究对于媒介行业的“弱势群体歧视”现象能够有所警示,并得到改善。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序言  10-14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0-11
  第二节 简要文献综述  11-13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  13-14
第二章 中国电视媒介“弱势群体歧视”  14-24
  第一节 媒介、媒介歧视和电视媒介的弱势群体歧视  14-18
    一、媒介  14-15
    二、歧视、弱势群体  15-16
    三、媒介歧视、电视媒介的弱势群体歧视  16-18
  第二节 弱势群体歧视的影响  18-21
    一、对政府的影响  18-19
    二、对社会及受众的影响  19-20
    三、对媒介的影响  20-21
  第三节 中国电视媒介歧视的表现: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焦点访谈”节目为例  21-24
第三章 中国电视媒介“弱势群体歧视”的原因分析  24-35
  第一节 中国电视媒介“弱势群体歧视”的经济分析  24-30
    一、媒介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经济实质  24-26
    二、经济来源变化对中国电视媒体属性的影响  26-30
  第二节 中国电视媒介“弱势群体歧视”的伦理分析  30-35
    一、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30-32
    二、电视媒介和电视从业者的选择  32-35
第四章 传播视角公正的实现  35-48
  第一节 完善政府责任  35-42
    一、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  35-36
    二、财政拨款引导  36-38
    三、建立媒体和个人准入制度  38-42
  第二节 媒介行业自律  42-45
    一、强化行业自律  42-43
    二、强化从业人员自律  43-45
  第三节 建立开放合作的平台  45-48
    一、建立公平话语权的开放平台  45-46
    二、加强与社会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  46-48
结语  48-49
参考文献  49-52
附录  52-67
致谢  67-68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68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3.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4. 媒介融合中电视媒体的困境与出路,G206
  5.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6. 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立场与网络民意的错位研究,G206
  7. 水稻条纹病毒土传媒介的研究,S435.111.42
  8.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土传媒介研究,S435.111.42
  9. 纸媒介与数字媒介比较研究,G206
  10. 论麦克卢汉的媒介杂交理论,G206
  11. 媒介文化与犯罪心理疏导研究,G206
  12. 媒介性别歧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G206
  13. 2007-2009年大连机场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分析,R184
  14. 我国女性电视节目媒介环境研究,G222
  15. 以刘翔的媒介形象为例看新闻传播的神话性,G206
  16.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B089.1
  17. 中西部农民媒介素养研究,G206
  18. 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初探,D625
  19. 传统报业全媒体转型之路研究,G219.2
  20. 论平面设计之“死”,J524
  21. 屏面中新媒体技术对信息传达的品质提升,J5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