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鲍曼不动杆菌OXA基因的检测及ISAba1对其的影响

作 者: 孙艳霞
导 师: 聂大平
学 校: 大连医科大学
专 业: 临床检验诊断学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插入序列1 亚胺培南 转化
分类号: R44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表面,因其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现已成为院内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乃至碳青霉烯类的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极易引起大规模流行,必须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大连地区多重耐药不动杆菌的流行情况、同源性及耐药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依据,并且切实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对2008年~2009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110株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同源性、OXA-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布情况及插入序列1(ISAba1)对OXA-23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的探讨,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其中92株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株来自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多重耐药、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无重复株110株(其中对亚胺培南敏感株为14株;耐药株为96株),标本来源于痰、血、尿、分泌物等,其中主要为痰标本。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PCR)扩增OXA-23-like、OXA-24-like、OXA-51-like、OXA-58-like,并送至大连宝生物工程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应用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序列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选取不同来源的菌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应扩增OXA-23和ISAba1-OXA-23(12株);OXA-51和ISAba1-OXA-51基因(7株),并用大肠埃希菌TOP10作为感受态细胞转化OXA-23、ISAba1-OXA-23,琼脂稀释法测定阳性菌株和转化子TOP10(pGM-T-OXA)对亚胺培南的MIC值,并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为质控菌株。结果: 110株菌株中检测到单纯OXA-23基因9株(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为8株,耐药率为7.27%)、单纯OXA51基因12株(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为8株,耐药率为7.27%)、、单纯OXA-58基因2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同时携带OXA-23和OXA-51两种基因83株(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为78株,耐药率为70.91%);检测到ISAba1-OXA-23基因(9株,阳性率为75%),未检测到blaOXA-24、ISAba1-OXA-51基因;OXA -碳青霉烯酶基因广泛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主要以OXA-23(83.64%)、OXA-51(86.36%)为主,OXA-58(1.82)较为少见;110株鲍曼不动杆菌来自18个不同的克隆株,其中有一种类型的菌株爆发流行,占总实验菌株的46.36%,其它类型菌株散在发生;转化子TOP10(pGMISAba1-OXA-23)MIC值为0.5、另一转化子TOP10(pGMOXA-23)MIC值为0.125;TOP10(pGMOXA-51))MIC值为0.25,三者均未显示对亚胺培南高水平耐药的特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大连地区广泛流行,OXA-碳青霉烯酶基因广泛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主要以OXA-23、OXA-51为主,OXA-58较为少见,尚未发现OXA-24;同时携带OXA-23和OXA-51两种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ISAba1位于OXA-23基因的上游;转化子MIC结果显示其并未对OXA酶的表达产生大的影响。

全文目录


一、摘要  6-10
  (一) 中文摘要  6-8
  (二) 英文摘要  8-10
二、正文  10-35
  (一) 前言  10-11
  (二) 材料与方法  11-18
  (三) 结果  18-26
  (四) 讨论  26-31
  (五) 结论  31-32
  (六) 参考文献  32-35
三、综述  35-45
  (一) 正文  35-42
  (二) 参考文献  42-45
四、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小学美术教学中联想思维的转化训练,G623.75
  2.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3.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策略探究,G633.6
  4. 利用RNAi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及岷江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构建,S435.72
  5. 虾池一株微藻对尿素和甲硫氨酸利用效率的研究,S968.22
  6. rd29A驱动RdreBlBI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7. 甜菊苷的定向转化及产物甜茶苷的分离纯化,S566.9
  8. 功能化纳米二氧化钛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TB383.1
  9. 一个油菜菌核病抗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S435.654
  10.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11. 海藻糖改善枯草芽孢杆菌电转化方法的研究,Q78
  12.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对生物柴油制备工艺的优化,TE667
  13. 水稻纹枯病菌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S435.111.42
  14.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15. 小麦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Ta-UGT3的表达载体构建和转化小麦研究,S512.1
  16. 大豆GmFtsH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S565.1
  17. 野生种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YS和API的克隆及SpCYS转化马铃薯和烟草的初步研究,S532
  18. 小麦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和优化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Ta-APX)转化小麦研究,S512.1
  19. 蝴蝶兰花序分生组织基因LFY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蝴蝶兰的遗传转化,S682.31
  20. 切花菊转DdICE1基因研究,S682.11
  21. 切花菊蚜虫抗性鉴定与机理探讨及LLA转基因研究,S682.1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诊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