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

作 者: 曲文研
导 师: 王国坛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主体能动性 实践 主体 客体
分类号: A8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代西方哲学把主体看作是抽象的实体,主体能动性只是自我意识的抽象活动,根本没有真正的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更认识不到实践在主体与客体统一中的作用。马克思在批判历史上关于主体能动性的哲学前提下,从历史的、实践的、社会的角度,形成了一种立足于社会历史当中,实践的主体的能动性思想。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都是人们不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的结果,可以说主体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作用,社会的空前进步,也使得人的欲望空前膨胀,人的主体地位也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新学习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促进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是有着丰富的内涵的。马克思哲学作为哲学史上发展的一个阶段,要想理解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就必须从哲学史当中去理解他。本论文立足于历史发展脉落的角度,并在研读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三个部分对马克思主体能动性思想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分析马克思主体能动性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研究马克思主体能动性产生的思想根源。第三部分具体阐述马克主体能动性思想和意义。马克思在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和唯心主义只是在抽象发展了人的能动性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即现实的人只有在社会历史当中,参加劳动实践才是真正地发挥了主体能动性。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价值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1
1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 的学位论文">主体能动性形成的理论背景  11-18
  1.1 近代唯物论的被动主体所遇到的理论困境  11-14
  1.2 主体能动性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发展  14-18
    1.2.1 康德感性领域内的主体能动性  14-16
    1.2.2 绝对的主体能动性  16-18
2 马克思对黑格尔主体观能动性的继承与批判  18-22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主体能动性的批判  18-19
    2.1.1 颠倒的主体  18-19
    2.1.2 抽象的能动性  19
  2.2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维方式的继承  19-22
3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2-36
  3.1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含义  22-26
    3.1.1 主体的含义  22-23
    3.1.2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23-24
    3.1.3 实践能动性的含义  24-26
  3.2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合理性  26-33
    3.2.1 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主体能动性  26-29
    3.2.2 实践是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基础  29-32
    3.2.3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  32-33
  3.3 马克思主体能动性的意义  33-36
结束语  36-37
参考文献  37-39
致谢  39-4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0-41

相似论文

  1.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2.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3.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4.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5.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6.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7.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8.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9.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10.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11.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2.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13. 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研究,B82-057
  14. 关于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哲学思考,D261
  15.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问题研究,D630
  16. 小学数学估算教与学实践研究,G623.5
  17.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18. 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研究,G633.91
  19. 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教学研究,G633.3
  20.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21. 铁炭芬顿—生物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X784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