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传统和合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研究

作 者: 董丹丹
导 师: 袁金群
学 校: 西安科技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 和合思想 现代转生 和谐社会 当代价值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核心,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在动态制衡中的和谐统一,蕴涵着事物与其所处环境多元统一、和而不同、追求总体结构融合统一的思想,对我们处理人的心灵世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各种文明间的诸多关系提供了宝贵的价值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华和合思想的研究,探讨其合理内核,使得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实现其自身的现代转生,发挥其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在对传统和合思想进行历史分析以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究中国“和合”思想的渊源及深刻内涵,并阐述了其包含的主要内容、特点,为后面揭示其现代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传统和合思想的现代转生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和合思想转生的必然性和所应遵循的原则。再次,本文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批判地分析了传统和合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契合以及和合思想存在的不足,并以传统和合思想为理论指导,积极探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对于和合文化以及和合精神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和全面,而将其与现实问题,与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的内容比较少,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将和合思想与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相结合,针对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和合思想为理论指导,寻找和合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契合点,进而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1 绪论  6-13
  1.1 研究背景  6-7
  1.2 研究意义  7-8
    1.2.1 理论意义  7
    1.2.2 现实意义  7-8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8-11
    1.3.1 国内研究动态  8-9
    1.3.2 国外研究动态  9-10
    1.3.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0-11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1-13
2 传统和合思想概述  13-21
  2.1 传统和合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3-16
    2.1.1 和合思想的起源  13-14
    2.1.2 和合思想的发展  14-16
  2.2 传统和合思想的内涵  16-19
    2.2.1 和合的概念界定  16-17
    2.2.2 和合的主要内容  17-19
  2.3 和合思想的特征  19-21
    2.3.1 尊重多样性  19
    2.3.2 正视差异性  19
    2.3.3 体现包容性  19-20
    2.3.4 确立主导性  20-21
3 和合思想的现代转生  21-29
  3.1 和合思想现代转生的必然性  21-22
    3.1.1 构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需要  21
    3.1.2 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21-22
  3.2 和合思想的现代承接与突破  22-24
    3.2.1 和合思想的现代承接  22-23
    3.2.2 和合思想的现代突破  23-24
  3.3 和合思想现代转生的原则  24-27
    3.3.1 主体性原则  24-25
    3.3.2 平等性原则  25
    3.3.3 目的性原则  25-27
  3.4 和合思想当代实现的途径  27-29
    3.4.1 文化途径  27
    3.4.2 经济途径  27-28
    3.4.3 政治途径  28-29
4 传统和合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9-46
  4.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9-32
    4.1.1 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9-31
    4.1.2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意义  31-32
  4.2 正确认识传统和合思想  32-37
    4.2.1 传统和合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契合  32-35
    4.2.2 传统和合思想的不足  35-37
  4.3 借鉴传统和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7-46
    4.3.1 弘扬整体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7
    4.3.2 融汇“天人合一”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7-40
    4.3.3 取“中庸之道”的有益成分,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40-43
    4.3.4 承继人际和合观,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43
    4.3.5 倡导身心和合观,促进人的心灵和谐  43-44
    4.3.6 弘扬“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44-46
5 结论  46-47
致谢  47-48
注释  48-50
参考文献  50-51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3.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5.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6.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7.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8.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9.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10.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1.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2.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3.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4.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15.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16.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17.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18.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19.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20. 法院涉诉信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926.2
  21. 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G20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