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胁迫条件下入侵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与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生长及生理比较研究

作 者: 尹灿
导 师: 邓洪平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土荆芥  形态变化 生物量分配 抗氧化酶活性 渗透调节物质
分类号: S4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为科藜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强烈芳香味,通常生长在河岸、公路边、荒地及农田边,是一种入侵植物,常与一年蓬、黄花蒿等植物混生在一起形成杂草群落。目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各地其情况又有不同,有些地方(如长江流域一带)土荆芥已入侵成为优势种,阻碍了本土植物的生长繁殖,并给当地农业造成了一定危害。彻底根除土荆芥,控制其危害和扩散蔓延已成为这些地方的农业要求。目前对入侵植物土荆芥的研究仅限于其化学成分、药用价值、种子贮藏与萌发特性等方面;对其入侵机理方面的研究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因此,以同属本土近缘种藜作对比,研究其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对于了解入侵机理、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也能为其它入侵植物的研究和防除提供参考。藜(Chenopodium album L.)是跟土荆芥亲缘关系较近的一种难以除掉的本土杂草,为藜科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路旁、荒地及田间。本文以藜作为实验对照,在盐、人工模拟酸雨、重金属镉等胁迫因子以及模拟不同程度光照强度的条件下,从形态、生物量分配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方面研究了土荆芥的生长和生理适应机制,以期为入侵植物入侵机制的认识、防治对策的制定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模拟盐胁迫和碱胁迫下,土荆芥的生长受到了抑制,且处理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随NaCl盐胁迫程度增加,土荆芥各形态指标数据呈明显下降趋势,根长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根重比、根冠比在各处理水平均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在低浓度NaCl处理时变化较为平缓,高浓度处理时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除SOD活性变化较小,CAT、POD的活性均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Na2C03碱胁迫时,土荆芥各形态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趋势与NaCl处理时相似,但根重比和根冠比低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SOD、CAT和POD均具有不同的酶活最高点。两种盐处理对比表明Na2C03胁迫对土荆芥造成的危害更大,土荆芥耐受NaCl胁迫能力强于Na2C03胁迫。近缘植物藜的生长也同样受到了抑制,且SOD、CAT、POD分别具有与土荆芥不同的活性变化以及酶活最高点,但其根重比、根冠比、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程度均低于土荆芥,说明土荆芥可能比藜更能耐受盐、碱胁迫。另外,土荆芥脯氨酸在NaCl处理时得到了积累,而藜脯氨酸在低浓度Na2C03处理时有所积累,且仅低浓度的盐、碱胁迫能提高土荆芥和藜可溶性糖的含量,表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渗透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人工模拟酸雨胁迫下,土荆芥的形态变化较小,各酸雨处理水平除根长、叶片数、分枝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它形态指标变化不大。土荆芥根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pH3.5-4.59水平酸雨均促进了土荆芥根的生长,但根重比和根冠比随模拟酸雨pH值的减小显著下降,叶重比有上升趋势。随模拟酸雨胁迫程度的加深,土荆芥丙二醛含量增加,SOD活性呈小幅度上升趋势,CAT活性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则表现为先升后降呈单峰曲线型变化。酸雨对藜的形态变化影响也较小,除pH2.0酸雨外,其它水平酸雨均促进了藜根的生长。与土荆芥不同的是,pH2.0处理组藜的根重比和根冠比高于对照,其原因不明。除SOD活性变化与土荆芥一致,藜CAT和POD活性分别具有与土荆芥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在酸雨pH4.59时,三种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表明藜对当地pH4.59的酸雨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强酸雨条件下土荆芥SOD、CAT、POD活性变化仍高于藜,说明土荆芥比藜具有更高的抗逆能力。酸雨处理下土荆芥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大,酸度较小的模拟酸雨能有效促进藜脯氨酸的积累,但二者可溶性糖的合成均受到了抑制。3)人工模拟重金属镉胁迫下,土荆芥和藜生长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形态和生物量的分配发生了较大变化。土荆芥的茎高、叶片数、分枝数存在明显下降趋势,根长、根重比、根冠比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藜除叶长外,各形态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根长也有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其根重比、根冠比变化不大。随镉胁迫程度的增加,土荆芥和藜MDA含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高浓度镉处理下MDA含量降低说明镉胁迫已超出细胞抵御的最大能力。土荆芥和藜SOD、POD活性变化不稳定,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表明酶系统的功能已失调或无法再激活。低浓度镉胁迫能有效促进二者脯氨酸的积累,土荆芥更为明显:二者可溶性糖含量随镉浓度增加显著升高,此时藜可溶性糖的积累更为明显。镉浓度为10mg·mL-1时,土荆芥的根长、根重比、根冠比、脯氨酸增加幅度达到最大,对镉胁迫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性。4)在人工模拟不同光照强度(遮阴)条件下,土荆芥和藜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三层遮阴处理的植株其生长已完全受到抑制。二者各形态指标数据随光照强度的降低均呈下降趋势。土荆芥根重比和根冠比有先增后降的趋势,在一层遮阴处其根重比和根冠比达到最大,二层遮阴处即低于对照。藜根重比、根冠比随光照强度降低而减小。二层遮阴时,土荆芥和藜MDA含量开始下降,表明二者受到严重伤害,已超出细胞抵御的最大能力。除对SOD活性影响较小,弱光抑制了土荆芥和藜CAT、POD的活性。光照强度的降低促进了土荆芥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但藜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藜脯氨酸含量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前者在光照强度极低的情况下才大量积累有可能是脯氨酸生成失调。一层遮阴处理时土荆芥根重比和根冠比达到最大,对光照强度降低仍作出了一些反应,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性。综上结果表明,土荆芥具有一定的表型可塑性,会改变自身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来响应环境的变化;对逆境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比藜具有更高的生理调节水平,证明了入侵植物的优势在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忍耐性,使其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在逆境条件下,土荆芥各指标的变化并不同步,其抗性很难用单一的指标来衡量,在某个时期某个指标占了主导地位。鉴于土荆芥具有抗低浓度的盐、镉能力,将其用作盐化草甸建群草种以及镉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5-8
ABSTRACT  8-11
第1章 文献综述  11-20
  1.1 生物入侵  11-13
  1.2 研究对象  13-15
  1.3 研究方法评述  15-19
  1.4 引言  19-20
第2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20-24
  2.1 材料培养  20
  2.2 处理方法  20-21
  2.3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21-23
  2.4 生物量及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23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24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24-46
  3.1 NaCl和Na_2CO_3处理对土荆芥生长生理的影响  24-32
  3.2 模拟酸雨处理对土荆芥和藜生长生理的影响  32-37
  3.3 重金属镉处理对土荆芥和藜生长生理的影响  37-42
  3.4 遮阴对土荆芥和藜生长生理的影响  42-46
第4章 结论  46-51
参考文献  51-56
附图  56-58
致谢  58-59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59

相似论文

  1. 枯草芽孢杆菌对基质栽培黄瓜盐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S642.2
  2. 水杨酸与烯效唑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愈伤组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S567.19
  3. 拟南芥神经酰胺酶基因的功能分析,Q943
  4. 不同育苗密度对千年桐幼苗养分吸收利用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S792.99
  5. 汉语多义词教学初探,H195
  6. 中国滨藜亚科的地理分布与分子系统学研究,Q948
  7. 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机制,S562
  8. 对《纽约时报》中美国华人报道的历时批评性话语分析,G212
  9. 干旱和铅胁迫对刺槐和紫穗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S793.2
  10. 重金属Pb(Ⅱ)对三种藜科植物生理生态影响及耐受机制研究,Q945.78
  11. 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Q945.78
  12. 两种藜科植物耐盐性比较及综合评介,S793.9
  13. 甲基强的松龙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AQP4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R651.2
  14. 藜科植物藜在盐胁迫下的形态结构及其对盐的生理响应,Q945.78
  15. 澳大利亚特色粉带逆境生理适应性研究,S682.19
  16. 藜科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种子异型性及后代耐盐生理生化机理的研究,S184
  17. 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运行效果及氮素转化研究,X703
  18. 黄土坡面浅沟侵蚀影响因素及水动力过程模拟试验研究,S157.1
  19.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窒息后血清诱导HK-2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所致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R722.1
  20. 四川土荆芥次生代谢物抑菌效应的初步研究,S482.2
  21. 长期施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对茶园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施用安全性分析,S57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有害植物及其清除 > 杂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