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参与分析

作 者: 戴鑫鸿
导 师: 淳于淼泠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政策参与 政府
分类号: D63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型时期下的社会分层加剧,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化,政府已不再是、也无力维持其以往的“全能政府”的形态,更是无法独自回应与满足社会生活的迫切需求。国家因为负荷过重,对社会要求的回应力降低,形成所谓的“政府失灵”,从而导致了诸多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牺牲。面对一个充满复杂变迁的动态社会环境,现代政府已无法垄断公共事务,治理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府权力的分化转移,公民意识及其表达也随之增强,政府开始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其中因社会转型而产生的非营利组织,正成为推动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转变,最终实现“善治”的重要力量。受自上而下的改革探索和自下而上的参与冲动的推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各种社会事务及其决策过程中来。但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史还不是很长,缺乏政策参与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加上我国当前政治行政体制的限制,目前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参与还不成熟,亟待提高。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试分析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包括引言、结语在内共分为六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该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主要内容等;正文第一部分为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的相关理论探讨,主要有非营利组织的相关基础理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意义及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等;第二部门以怒江建坝事件为个案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指出其具体政策参与途径;第三部分大致分析了当前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参与现状及其成因;第四部分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的相关对策,针对第三部分暴露出的问题,试着提出相关完善对策;结语部分则是对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的未来发展作一个简单展望。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7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9-11
    1. 研究背景  9-10
    2. 研究意义  10-11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5
    1. 国内研究现状  11-14
    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4-15
    3. 研究现状综述  15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7
    1. 研究思路  15-16
    2. 研究方法  16
    3. 基本内容  16-17
一、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的理论探讨  17-29
  (一) 非营利组织的基础理论  17-22
    1.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其分类  17-21
    2. 非营利组织兴起的理论基础  21-22
   (二)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22-26
  (三)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政策  26-29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的个案分析——以怒江 “争” 坝为例  29-33
  (一) 个案概述  29-32
  (二) 个案分析  32-33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33-40
  (一) 存在的问题  33-36
    1. 政府的认同程度不够  34
    2. 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  34-35
    3. 非营利组织缺乏社会公信力  35
    4. 制度性参与机制不健全  35-36
  (二) 成因分析  36-40
    1. 传统文化中的消极保守因素阻碍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参与  36-37
    2. 现行管理体制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参与  37-38
    3. 我国非营利组织自身发育的不完善阻碍其政策参与  38-40
四、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政策参与的相关对策  40-49
  (一) 政府应转变观念,支持并引导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参与  40-42
  (二)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便利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参与  42-45
    1. 将非营利组织纳入整个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之中  42-43
    2. 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自治化  43-44
    3. 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参与机制,关注弱势群体  44-45
  (三) 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政策参与能力  45-47
    1. 加强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开发能力  45
    2. 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  45-46
    3. 提升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交往能力  46-47
  (四) 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和代表性,增强政策参与合法性  47-49
结语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4

相似论文

  1.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2.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625
  3.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与新闻媒体的互动研究,D630
  4. 我国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研究,D630
  5. 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D922.68
  6.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7. “社会代理人”:于有为和无为之间,D625
  8.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构建途径研究,D630
  9.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10. 非营利组织—帕斯(PATH)在中国的项目发展战略研究,F272
  11. 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630.1
  12.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13.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14. 地方政府网络公关模式比较研究,D035.5
  15.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初探,D035
  16. 论我国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D035
  17. 网络问政视野下我国政府治理优化研究,D630
  18. 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政府失灵问题研究,D630
  19. 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政府形象建设,D630
  20. 论政府公共责任追究机制的构建,D630
  21.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政工作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