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

作 者: 张俊丽
导 师: 尤光付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激励机制
分类号: D4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普及,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使得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激励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和永恒话题。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充分挖掘大学生村官的潜力、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于1968年在《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含有努力程度、工作绩效、个人能力、工作环境、角色感知、工作报酬、公平感和满意程度等多个变量在内并使它们能够兼容并蓄为一体的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作为诸多激励理论中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我国大学生村官的激励过程中,从而激励大学生村官,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为分析框架,对我国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对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建设的可能性探索。强调在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激励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努力——绩效——报酬——满足之间的关系,要善于应用岗位激励、绩效激励、报酬激励来消除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的不满,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概述,主要介绍大学生村官计划及其激励机制以及本文的分析框架: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第三部分是现状剖析,先介绍了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政策措施,接着介绍了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问题的问卷调查,然后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为分析框架来全面、系统分析了在大学生村官管理过程中努力——绩效——报酬——满足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是对策探讨,基于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的分析,构建大学生村官岗位激励、绩效激励、报酬激励的3P激励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引言  10-22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0-13
    1. 选题背景  10-11
    2. 选题意义  11-13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0
    1. 国内研究综述  13-18
    2. 国外研究综述  18-20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及创新之处  20-22
    1. 研究方法  20
    2. 框架  20-21
    3. 创新之处  21-22
一、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与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概述  22-26
  (一) 大学生村官计划及其激励机制  22-25
    1.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历程  22-23
    2. 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  23-25
  (二)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25-26
二、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26-42
  (一) 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政策措施评析  26-27
    1. 实施取消加分,定向招考制度  26
    2. 注重物质激励,建立配套保障制度  26
    3. 注重村官出路,建立正常流动制度  26-27
  (二) 大学生村官对目前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27-35
    1. 问卷设计  27
    2. 样本结构  27-28
    3. 满意度统计  28-35
  (三) 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为分析框架  35-42
    1. 努力与绩效间的纠结  35-37
    2. 绩效与报酬间的差距  37-39
    3. 报酬与满足间的困惑  39-42
三、大学生村官3P激励机制的构建  42-48
  (一) 岗位激励  42-44
    1. 加强岗位培训,确保人岗匹配  42-43
    2. 健全流动机制,拓宽发展空间  43-44
    3.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角色定位  44
  (二) 绩效激励  44-46
    1. 明确评估目标,注重结果运用  44-45
    2. 量化评估指标,明确岗位职责  45
    3. 多元化评估主体,确保客观公正  45-46
  (三) 报酬激励  46-48
    1. 减小地域差距,实现内部公平  46-47
    2. 建立工资市场平衡机制,确保外部公平  47-48
参考文献  48-50
附录  50-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公共部门中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研,F272.92
  3. K市W区普通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3
  4.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5.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6.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G647.38
  7. 山东XH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研究,G647
  8. 西安民办高校IU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研究,G647.2
  9. 天津市人才发展现状与激励机制研究,C964.2
  10.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问卷的编制,B841
  11. 化工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426.7
  12. 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选择,G641
  13.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47.2
  14. 青海油田劳动服务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426.22
  15. SZU公司E部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16. 中小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F276.44
  17. 某合资企业人力资本、薪酬制度的研究,F276.4
  18.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19. 台山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F325.4
  20. 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F323.22
  21. 沈阳市领导干部学习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D26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农民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