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扶贫的绩效评价研究

作 者: 张海霞
导 师: 庄天慧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参与式扶贫 绩效评价 四川农村发展组织
分类号: F32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1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以来,我国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2007年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278元,连续五年实际增幅在6%以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庞大,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弱。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按照国家2009年的扶贫标准(人均年收入1067元),2009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将增加到4320万人。另一方面现有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成本高。此外,在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同时,返贫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新阶段扶贫开发任重道远。为了消除贫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非政府组织逐渐参与到我国反贫困行动中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成为政府扶贫的重要补充。以参与性、社会性别视角、关注弱势群体、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工作方法的非政府组织,在贫困农村社区积累了丰富的以赋权为主体的参与式扶贫操作经验,这些经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本研究着眼于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方法在扶贫开发中的优势,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和典型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深入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政府失灵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项目投入、项目产出、项目后续管理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由10个指标构成的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体系。运用非线性回归、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一个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典型案例——四川农村发展组织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对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建议和对我国政府扶贫的启示。研究结论显示:(1)贫困人口的受益程度与该组织对扶贫项目投入之间呈指数关系。(2)贫困群体的参与度是影响扶贫主体参与式扶贫绩效的最重要因素。(3)生存相关类项目扶贫绩效较高。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绪论  9-20
  1.1 研究背景  9-11
    1.1.1 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9
    1.1.2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反贫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10
    1.1.3 参与式方法是非政府组织扶贫的主要模式  10-11
  1.2 研究意义  11
  1.3 相关概念界定  11-13
    1.3.1 非政府组织  11-12
    1.3.2 贫困  12
    1.3.3 参与式扶贫  12-13
    1.3.4 绩效  13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7
    1.4.1 非政府组织扶贫研究  13-15
    1.4.2 参与式方法在非政府组织扶贫中的应用  15-16
    1.4.3 扶贫绩效评价研究  16-17
    1.4.4 述评  17
  1.5 研究目的和思路  17-18
  1.6 研究方法  18-19
  1.7 数据来源  19
  1.8 可能创新与不足  19-20
2 相关理论借鉴  20-22
  2.1 政府失灵理论  20
  2.2 参与式发展理论  20-21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2
3 参与式扶贫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28
  3.1 指标体系构建理论依据  22-23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3-24
    3.2.1 体现特色原则  23
    3.2.2 目标导向原则  23-24
    3.2.3 综合性原则  24
    3.2.4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原则  24
  3.3 指标体系构建内容  24-26
    3.3.1 项目投入  25
    3.3.2 项目产出  25
    3.3.3 项目后续管理  25-26
  3.4 指标解释  26-28
4 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以四川农村发展组织为例  28-45
  4.1 四川农村发展组织参与式扶贫概况  28-31
    4.1.1 发展沿革  28-29
    4.1.2 参与式扶贫项目简介  29-30
    4.1.3 工作方法  30-31
  4.2 实证分析  31-44
    4.2.1 总体绩效评价分析  31-34
    4.2.2 样本项目绩效评价  34-42
    4.2.3 扶贫机制对其参与式扶贫绩效的影响分析  42-44
  4.3 小结  44-45
5 结论与建议  45-49
  5.1 结论  45
  5.2 对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建议  45-47
  5.3 对政府组织扶贫的启示  47-49
参考文献  49-53
致谢  53-55
附录  55-58

相似论文

  1.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科团队绩效评价研究,G647
  3. 非政府组织社会救助管理研究,D632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品课程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G434
  5.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危机管理研究,X43
  6. 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研究,G644
  7. 合肥地区高校教师对现行绩效评价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G647.2
  8. 国防研究所科研岗位绩效评价模型研究,G311
  9. 当代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观念及道德实践研究,B82-05
  1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11.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资金管理研究,G647.5
  12. 我国地方政府工商行政部门绩效评价研究,F203.9
  13. 地质技术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研究,F426.1
  14. 境外非政府组织参与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实证研究,D633
  15.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问题研究,G645.1
  16.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F224
  17. 企业战略性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研究,F224
  18. 2010年度江门市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实证研究,D630
  19. 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绩效评价研究,G434
  20. 公立医院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13所医院评价中的应用,R197.3
  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临沂市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G206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收入与分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