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赃物善意取得研究

作 者: 钟伟杰
导 师: 王全弟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善意取得 赃物 道德判断
分类号: D9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商品经济诞生的初期,经济交往一般局限于交易双方所在的小范围世界内,交往活动简单,流程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达,财产流转关系突破了原有的时空和地域限制,广泛的在全世界触,商品流转安全成为法律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保护善意买受人从无权利人处善意购买财产后的合法权利,善意取得制度在几经演变之后在法律条文中确立了下来。物权保护从“静态安全”向“动态安全”发展,翻开了物权法崭新的一页。然而,由于时代发展的局限,传统道德的束缚,对于来源不合法的赃物交易长期以来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在维系传统价值观的同时限制了社会交易的进行,使社会交易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打破交易瓶颈,充分发挥善意取得制度的巨大经济意义,笔者认为应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正视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外部环境,重新审视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广泛围的承认赃物的善意取得制度。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章概括叙述善意取得制度。笔者介绍分析了罗马法的“善意取得保护”理论和日耳曼法的“以手护手”规则,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就是在该两大理论基础之上产生,并在日后的法律演变过程中最终确认下来的。随后介绍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及其存在基础,善意取得属于原始取得,无权占有该物的人给别人一种有权利的外观表象,善意买受人基于此表象与占有人进行交易之后原始取得该物的所有权,权利移转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实际生活中,善意取得制度维护了正常的交易秩序,减少了社会资源浪费,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章分析介绍不同法律体系下的赃物善意取得问题。在介绍赃物善意取得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赃物的概念和范围,界定赃物的特征,赃物是具体的物质,不包括各种权利,该物质的取得是通过非法的途径,财产占有人占有财产具有非法属性。在对待赃物问题上,我国法律体现出变化多端,反复无常的现象,不同时期,不同的法律条文对赃物的善意取得规定均不一致,总体上呈现出较混乱的状念。在前苏联等国家,对赃物采取的绝对不适用善意取得处理,一味注意保护财产“静的安全”,忽视了财产“动的安全”的保护,在国际法律上处于边缘地位。在日本、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承认赃物在一般情况下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特殊情况下排除适用。这种处理方式既发挥了善意取得制度的优点,又充分考虑了商品交易的复杂情况,为大多数国家认可。在美国、意大利、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赃物完全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引起了大陆学者广泛的质疑。第三章提出笔者观点:赃物应有条件的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之所以不赞同赃物适用善意取得,有的学者认为物的遗失是由于原所有人自己忽视看管造成的,不应该对其保护。有的学者认为占有脱离物不能支配权力失去的风险,应该保护他们的利益,不能适用善意取得。有的学者认为赃物善意取得是对传统道德的威胁,不应该受到支持,还有的学者认为赃物只是巨大的交易中很少的一部分,可以忽略不计,不必用专门法条规范之。对于这些观点,笔者都有一一加以评析并得出否定的结论。赃物适用善意取得,是物权法公示公信原则的体现,是民法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交易安全,稳定交易秩序的必要,应该在立法时明确提出赃物能适用善意取得,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纪念物、唯一物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同时在适用的时候要注意善意的判断标准。对于回首取得现象,同样适用善意取得。第四章笔者就完善我国赃物善意取得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一是从战略层面出发,要尽快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赃物适用善意取得。二是对回复请求权根据变化了情况重新规定。三是要注意原权利人的保护问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引言  10-11
第一章 善意取得制度概述  11-17
  第一节 善意取得制度理论来源  11-12
    一、罗马法"善意占有保护"  11
    二、日耳曼法"以手护手"规则  11-12
  第二节 善意取得制度构成要件及其存在基础  12-17
    一、构成要件探析  12-13
    二、存在基础探讨  13-17
第二章 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17-27
  第一节 概念辨析及相关介绍  17-24
    一、占有委托物、占有脱离物  17
    二、何谓赃物  17-19
    三、赃物、遗失物同种属性区别对待  19-24
  第二节 赃物善意取得国外立法考察  24-27
    一、完全不适用立法例  24
    二、有条件的适用立法例  24-25
    三、完全适用立法例  25-27
第三章 赃物应该有条件的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27-38
  第一节 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各种观点及评析  27-32
    一、几种观点  27-31
    二、几种观点评析  31-32
  第二节 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法理学分析  32-34
    一、赃物适用善意取得是物权法公示公信原则的全面体现  33
    二、赃物善意取得是民法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  33-34
    三、赃物适用善意取得是维护交易安全、稳定交易秩序的必要  34
  第三节 赃物善意取得制度需注意的问题  34-38
    一、适用善意取得赃物的范围  35
    二、善意的判断  35-36
    三、回首取得问题  36-38
第四章 完善我国赃物善意取得制度建议  38-42
  第一节 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赃物的权属  38-39
  第二节 关于回复请求权的规定  39-40
    一、回复请求权属性  39
    二、回复请求权的行使  39-40
  第三节 注意原权利人的保护问题  40-42
结语  42-43
注释  43-46
参考文献  46-48
后记  48-50

相似论文

  1. 浅议我国不动产交易中的善意取得制度,D923.2
  2. 夫妻共有不动产隐名共有人的权利保护,D923.2
  3. 洗钱罪若干法律问题探析,D924.3
  4. 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924.3
  5.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之保护法益及其适用,D924.3
  6. 时间距离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B82
  7. 论善意取得制度,D923.2
  8. 中学生道德判断的测评与特点研究,G631
  9. 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B82-0
  10. 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问题研究,D913
  11. 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B82-05
  12.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研究,B82-06
  13. 论我国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及其完善,D913
  14. 物权变动中善意第三人利益保护,D923
  15. 观念交付条件下善意取得适用问题研究,D923
  16.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相关问题研究,D913
  17. 初中生的移情及其在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研究,G635.5
  18. 机动车登记效力的三个基本问题研究,D923
  19. 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923.2
  20. 物权变动中的交易安全,D91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