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研究

作 者: 张新安
导 师: 黄开诚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组织 违反治安管理活动 解释与完善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遏制组织、操纵、指使未成年人从事盗窃、抢夺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现象,更好的打击此类犯罪的“幕后黑手”,我国《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这个新罪名。可以说,本罪的设立对于打击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本罪入罪门槛较低、罪状表述模糊、与相关罪名适用竞合等问题,都导致本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这也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提要如下:一、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立法背景及现实意义。该部分主要介绍本罪的立法原因及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于愈演愈烈的组织未成年人从事扒窃、抢夺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只有对幕后组织者给予严厉的打击,才能从源头上制止此类犯罪行为,这也正是本罪的入罪原因;其次,本罪设立的意义在于从刑法的高度对组织、利用未成年人进行违法活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弥补了以往法律、法规的漏洞,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建设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分析。该部分主要从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来分析本罪的犯罪构成。1、犯罪客体。本罪属于复杂客体,包括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和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对于二者哪个应为本罪的主要客体,本文从本罪的体系归属和立法目的出发,认为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应为本罪的主要客体。2、客观要件。主要集中探讨“组织”一词的含义、被组织者的人数是否不能少于三人、“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所应包含的具体内容以及作为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情节严重”应包括哪些情形等四个方面的问题。3、主体要件。本罪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虽然未成年人是本罪的保护对象,但不排除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也可成为本罪主体的可能。4、主观要件探析。本部分重点分析构成本罪是否需要“以牟利为目的”、是否明知被组织者是未成年人两个方面的问题。三、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司法适用。本部分结合现行刑法的规定与理论,分析本罪司法适用中存在的疑难问题。1、罪与非罪的界限。本文认为本罪属于行为犯,但仍要坚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个认定标准,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组织行为排除在犯罪行为之外。2、本罪的罪数关系问题。这一节主要论述共同犯罪的认定、本罪与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拐骗儿童罪等其他犯罪的竞合适用以及对涉案的未成年人的责任判定和处罚意见等问题。四、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解释与完善。本节的侧重点在于,在立足本罪规定的前提下,如何充分挖掘本罪的现实价值以及如何更好的发挥本罪应有的作用。主要从犯罪的本质、本罪的立法目的等方面对本罪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梳理,同时对如何克服本罪行为犯的立法模式及如何避免本罪成为“兜底性”罪名提出自己的见解。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一、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的学位论文">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立法背景及现实意义  11-15
  (一)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立法原因  11-13
  (二) 设立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现实意义  13-15
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15-30
  (一)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理管活动罪客体方面的理解  15-16
    1. 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是本罪的主要客体  15-16
    2. 正常的社会治安管理秩序是本罪的次要客体  16
  (二)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客观要件分析  16-26
    1. 对本罪中“组织”一词的理解  17-18
    2. 被组织者的人数是否不能少于三人  18-19
    3. 对本罪罪状中“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具体含义的探析  19-26
  (三)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理管活动罪主体要件的理解  26-27
    1. 未成年人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26-27
    2. 组织者在犯罪行为中具体地位的认定  27
  (四)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理管活动罪主观要件探析  27-30
    1. 本罪是否需要“以牟利为目的”  28-29
    2. 行为人是否应明知被组织对象是未成年人  29-30
三、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司法适用  30-37
  (一) 罪与非罪的界限  30-31
  (二) 本罪的罪数关系问题  31-37
    1. 组织者构成本罪的情形下未成年人责任的判定  31-32
    2. 本罪中间接正犯的存在范围与共同犯罪的认定  32-35
    3. 本罪与其他相关犯罪的竞合适用问题  35-37
四、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解释与完善  37-42
  (一) 本罪解释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38-40
  (二) 本罪的完善之举  40-42
    1. 如何克服本罪行为犯的立法模式  40
    2. 如何避免本罪成为堵截性罪名  40-42
致谢  42-43
参考文献  43-44

相似论文

  1.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2. 超低碳贝氏体钢CO2激光-GMA复合焊接特性研究,TG456.7
  3. Mg-Zn-Y-Zr镁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TG146.22
  4. 新型银基无镉中温钎料组织性能的研究,TG425.2
  5.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6. 中小学家校合作委员会组织运作研究,G636
  7.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与治理研究,D917
  9.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10. 基于统计方法的核磁共振人脑图像的分割及三维数据的分析,R445.2
  11. 脉冲激光生物硬组织水介导消融特性研究,R318.51
  12. 基督徒的社会支持:结构与测量,B84-05
  13.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14. 中学教师团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G443
  15.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鼻咽癌与胃癌检测方法研究,R739.63
  16. 织物结构对无缝运动内衣面料性能影响的研究,TS941.15
  17.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S433
  18.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19. 社会学视角下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路径思考,D267
  20. 非营利组织—帕斯(PATH)在中国的项目发展战略研究,F272
  21. 鸡CFL2基因遗传变异及其效应与表达的研究,S83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