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银行业金融监管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完善

作 者: 易丹
导 师: 宋宗宇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银行监管 监管模式 内部控制 风险控制
分类号: D922.2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健康稳定,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核心,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设是预防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都陆续建立了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世界经济新形势下,对银行金融监管制度的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世界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制的发展情况,借鉴各国经验,试图从法律体制上寻找到适合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银行金融监管制度。论文的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世界各国监管体制的考察。以美国、英国、日本的银行业监管模式为代表,分析了三种模式下的立法情况、监管主体以及具体的运行机制。指出三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其较好的分权制衡机制,监管权力的统一集中以及监管效率高,缺点是三种模式不能做到监管权的集中与权力制衡的兼具。总结出今后银行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是以风险监管为重点的多层次的综合监管模式,并以此作为我国银行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的参考。第二部分是对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我国现行的银行金融监管是在《银行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人民银行法》以及各种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指导下,由银监会对银行业进行专门监管,银行监管权力高度集中,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指出了我国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是监管法律制度,监管内容和行业自律制度不健全等,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完善。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的思考。提出我国应当建立一级多层次的监管模式,并设置了银行业一级多层监管模式的具体构建。一级多层监管模式是在我国现有监管体制上进行的调整与补充,意在对现有监管体制中监管权力的高度集中进行更好的权力与职责分配,以适应国际金融混业经营新形势。同时指出新的模式应当建立新的监管责任制度,监督机制与合作机制,以完善整个监管体制。第四部分是对我银行业金融监管的具体法律制度提出完善建议。内控制度尚需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稽核体制、审贷管理以及企业内部文化上进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完善必须从市场监管理念,审查范围和救济制度上着手;行业自律组织则缺乏信息交流平台、同政府监管机构的协作以及处罚机制等,建议行业组织应当与政府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并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加强风险基金合作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8
1 引言  8-9
2 银行业金融监管模式的域外考察  9-15
  2.1 以美国为代表的双线多头式监管模式  9-10
    2.1.1 主要监管法规  9
    2.1.2 主要监管机构  9-10
    2.1.3 美国双线多头监管模式的具体运行  10
  2.2 以英国为代表的高度集中的单一监管模式  10-11
    2.2.1 主要监管法规  10
    2.2.2 主要监管机构  10-11
    2.2.3 英国单一监管模式的具体运行  11
  2.3 以日本为代表的一元多头监管模式  11-12
    2.3.1 主要监管法规  11
    2.3.2 主要监管机构  11-12
    2.3.3 日本一元多头式监管模式的具体运行  12
  2.4 对银行业金融监管域外模式的评价  12-15
    2.4.1 金融监管域外模式的优点  12-13
    2.4.2 金融监管域外模式的缺点  13
    2.4.3 银行业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趋势  13-15
3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  15-22
  3.1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15-18
    3.1.1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律框架  15-16
    3.1.2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的主体  16
    3.1.3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的内容  16-17
    3.1.4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的运行机制  17-18
  3.2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  18-19
    3.2.1 实行银监会专门监管  18-19
    3.2.2 监管权力高度集中  19
    3.2.3 实行分业监管制度  19
  3.3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9-22
    3.3.1 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19-20
    3.3.2 监管主体实际操作功能的混杂  20
    3.3.3 监管内容重视具体业务,弱化了风险监管  20-21
    3.3.4 分业监管体制难以适应现代金融发展趋势  21
    3.3.5 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尚需提高  21-22
4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的模式选择  22-26
  4.1 建立一级多层次的监管模式  22-23
  4.2 一级多层次监管模式的优势  23-24
    4.2.1 避免监管权的高度集中  23
    4.2.2 更加适合金融混业经营趋势  23-24
    4.2.3 利于完善银行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24
  4.3 健全现存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  24-26
    4.3.1 建立监管责任制度  24-25
    4.3.2 建立监管机构相互之间的监督体制  25
    4.3.3 建立监管主体的合作机制  25-26
5 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  26-31
  5.1 完善内控制度  26-27
    5.1.1 建立良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6
    5.1.2 建立垂直、独立的稽核体制  26-27
    5.1.3 完善内部审贷管理  27
    5.1.4 重视企业内部文化建设  27
  5.2 强化市场准入制度  27-28
    5.2.1 转变对银行准入的宽松理念  28
    5.2.2 扩大市场准入的审查范围  28
    5.2.3 建立对申请者的救济制度  28
  5.3 健全行业自律制度  28-31
    5.3.1 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充分披露信息  29
    5.3.2 完善举报监督网络和处罚机制  29-30
    5.3.3 增进与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  30
    5.3.4 接受政府监管当局的监管  30-31
6 结束语  31-32
致谢  32-33
参考文献  33-34

相似论文

  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F540.34
  2. 露天矿生产事故人因风险管理措施研究,TD771
  3. 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G647
  4. 出版社赊销信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G231-F
  5. 基于GIS和GPS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208;P228.4
  6. 存货质押融资中的质物监管风险控制研究,F259.27
  7. KN公司信用销售管理改进研究,F274
  8.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9.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及其应用研究,F812.5
  10.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1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39.45
  12.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F275
  13. 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评价及控制策略研究,F276.44
  14. 国有企业BGJT公司内部控制研究,F276.1
  15. 国内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及流程再造,F832.2
  16.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要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F275;F224
  17. 我国行政垄断规制完善研究,D922.294
  18.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F272;F224
  19. 内部控制正面信息披露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F224
  20. X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研究,F324.9
  21. 反倾销应对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F752.0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金融法 > 银行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