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杜诗歌中动物意象的比较

作 者: 高卫国
导 师: 傅绍良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李杜 动物意象 比较 寓意 表现艺术 文化价值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而李白和杜甫是站在这一峰顶上的两位光焰万丈的巨人。他们以“英玮绝世之姿,领跨百代。”两人在诗歌创作和艺术表现上对后世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历代文人总喜欢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一起,合称为“李杜”。在群星闪耀的唐诗天空中李杜最为光亮,后人对他们的研究也最为充分。对李杜的比较研究,对李杜诗歌中意象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对李杜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的研究还有局限性,对李杜诗歌中庞大的动物意象群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李杜诗歌中动物意象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所以对李杜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的梳理,对李杜诗歌动物意象的比较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为李杜诗歌动物意象寓意的比较,通过对《李太白全集》《杜诗详注》的翻检,对李白杜甫诗中的鸟类意象和兽类意象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并选取一些典型意象进行分析比较。李白在大鹏身上寄托了他的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他赋予大鹏孤傲不驯的性格,把大鹏看作自己的化身;杜甫钟情于鹰,鹰在杜甫的笔下是作为自由勇决的造物而存在的,蕴含着诗人积极用世的愿望。凤凰是二人都倾心的意象,文章阐述了李杜在凤凰意象上寄寓的丰富内涵。兽类意象重点分析了李白笔下的鹿和杜甫笔下的马,并对二人都极力描绘的龙进行了比较。第二章为李杜诗歌动物意象表现艺术的比较,以李杜诗歌中的动物意象为切入点,分析比较二人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的不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表现手法方面,从意象的虚实上看李白善于写虚,杜甫善于写实;从意象的组合上看李白的意象组合较疏朗,杜甫的意象组合较紧密;从意象的大小上看,李白从大处落笔,杜甫从小处泼墨;从节律上看,李诗急迫,杜诗舒缓;从修辞上看,李白喜欢用夸张,杜甫喜欢用典。艺术风格方面,李白诗歌飘逸,杜甫诗歌沉郁;李白诗歌神奇瑰丽,杜甫诗歌温醇悲怆;李白诗歌雄壮豪放,杜甫诗歌雄阔苍劲。诗歌语言方面,李白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杜甫诗歌语言精炼准确;第三章为李杜诗歌动物意象的文化价值,阐述了李杜动物意象的传承意义,分析了李杜诗歌动物意象对诗经和魏晋南北朝诗歌中动物意象的继承与开拓;从而可以清晰的看出李杜丰富了诗歌动物意象的表现体系。又进一步分析了李杜诗歌中动物意象所体现的人格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士人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前言  7-10
第一章 李杜诗歌动物意象寓意比较  10-30
  1.1 意象的流变与探源  10-12
  1.2 鸟类意象的寓意比较  12-23
    1.2.1 李白诗中的大鹏与杜甫诗中的鹰  12-17
    1.2.2 杜甫诗歌中的沙鸥  17-20
    1.2.3 李杜诗歌中的凤凰  20-23
  1.3 兽类意象寓意的比较  23-28
    1.3.1 李白诗中的鹿与杜甫诗中的马  23-26
    1.3.2 李杜诗歌中的龙  26-28
  1.4 虫鱼类意象的比较  28-30
第二章 李杜诗歌动物意象表现艺术的比较  30-38
  2.1 表现手法的比较  30-33
  2.2 艺术风格的比较  33-35
  2.3 诗歌语言的比较  35-38
第三章 李杜诗歌动物意象的文化价值  38-44
  3.1 动物意象的传承意义  38-40
  3.2 李杜动物意象的文化价值  40-44
结语  44-45
参考文献  45-48
致谢  48-4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9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4.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5.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6.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7.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8.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9.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10.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11.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12.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13.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14.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15. 中英“统计与概率”领域初中课程内容标准比较与思考,G633.6
  16.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17. 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G635.1
  18.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19. 移动计算环境下故障结点检测方法研究,TP338.8
  20. 沪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G633.3
  21.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