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张载与王夫之人性论思想比较研究

作 者: 许立莉
导 师: 张丛林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张载 王夫之 人性论 气本论 宋明理学
分类号: B24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张岱年先生独辟蹊径开创宋明哲学史的第三派,即以张载、王廷相、王夫之为代表的“气”论学派开始,“气”论思想开始受到重视,同时,对张载和王夫之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二者的人性论深受“气”论思想的影响,在人性的理论依据、人性的本质和成性路向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对“气”的地位做了不同的规定,又使其人性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点。本文从其天道观中对“气”的不同规定出发,分析二人在人性的理论依据、人性的内涵以及成性问题中的同异,通过这种比较研究,更加深入地认识他们的哲学思想及其不同走向。首先,张载和王夫之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思想家,虽然王夫之以“希张横渠之正学”自居,但他们的生活背景和学术背景毕竟不同,所以二人的思想也有不同。因此,分析影响二人人性论的学术背景和时代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其次,张载和王夫之虽然都属于“气”论学派,但二人对“气”的地位却有不同的规定,这一不同的规定就成为二人人性论不同的理论依据。在张载的哲学体系中,只有“太虚”才具有其天道本体的地位,“气”则是一个宇宙论的概念,“太虚即气”体现了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天道观的本体论与宇宙论、本然与实然的统一,落实到人性论上就是“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统一。王夫之把张载的“太虚”等同于“气”,对太虚作了实然化的处理,同时又对“气”作了本体化的提升,以“气”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本体,建立了气本论的哲学体系。当他的“气”本论下贯到人性上,则提出了性“日生日成”的人性生成论。再次,通过对张载的“性”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王夫之的“性”及“日生日成”的人性生成论的分析,找出二人在人性的内涵上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都有对实然人性的肯定,张载的“气质之性”是对实然人性的肯定,王夫之的以气为性的渊源,更是把人性下降到实然的层面;第二,都是对先秦人性论的总结,在具体的吸收上又有不同;第三,在人性的善恶上,二人都是主张人性本善的,但王夫之的善是要靠道的规定,是实然而或然的善,而张载的“天地之性”的善就具有本然的意义。最后,张载和王夫之都讲“成性”,即成就圣贤实现理想人格,但在成性路向上二人又有不同。张载的成性是立足于天地本然之性,以使其从实践生活中显现出来,主要是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表现出向内认识为主的路向;王夫之的成性是基于气质之性的,是从当下的实然的层面来论成性的,主张通过后天的熏习和致知力行,以使其指向或尽量达到天道本然的善性,突出了人性的主动性,接近于实践的人生观。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2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8-9
  1.2 研究现状  9-10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  10-12
第1章 张载王夫之人性论思想的主要来源  12-20
  1.1 先秦主要人性论思想  12-14
  1.2 张载人性论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渊源  14-16
  1.3 王夫之人性论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渊源  16-20
第2章 张载与王夫之人性论的理论依据比较  20-29
  2.1 太虚即气------张载人性论的理论依据  20-23
  2.2 “气”本论------王夫之人性论的理论依据  23-27
  2.3 王夫之在人性论理论依据方面对张载的超越  27-29
第3章 张载与王夫之人性论内涵比较  29-42
  3.1 张载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29-34
  3.2 王夫之“日生日成”的人性生成论  34-39
  3.3 张、王人性论内涵之比较  39-42
第4章 张载与王夫之成性路向比较  42-52
  4.1 张载的“知礼成性”与“穷理尽性”  42-46
  4.2 王夫之的“习与性成”与“致知力行”  46-50
  4.3 张、王二人成性路向之差异  50-52
结论  52-54
主要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5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8

相似论文

  1. 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G610
  2. 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B26
  3. 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B25
  4. 张载道德修养思想新探,B82-09
  5. 王充《论衡》性、命论之伦理思想研究,B82
  6. 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B244
  7. 荀子天人观的伦理意蕴,B222.6
  8. 《大学》新论:人性根基与大学之道,B222
  9. 宋明理学静坐修习及其现代教育启示,B244
  10. 《中庸》人性论研究,B222
  11. 王夫之诗歌创作论主客体辩证,I207.22
  12. 梁实秋的文学批评及其现代启示,I206.09
  13. 王夫之情景理论研究,I207.22
  14.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领导术思想比较研究,D091
  15. 徐复观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092
  16. 王阳明和王夫之的知行观比较研究,B248
  17. 论宋明理学教育传播的几个特点,B244
  18. 孟子的人性善思想及其道德政治学说,B82
  19. 王夫之情景相生论探微,I207.22
  20. 王夫之词研究,I207.23
  21. 张载《中庸》学研究,B244.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宋、元哲学(960~1368年) > 张载(横渠,1020~107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