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研究

作 者: 杨国亮
导 师: 高一飞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职务犯罪 线索来源 举报
分类号: D92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我国在查处职务犯罪方面举得了可喜的成绩。据通报,仅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部门就处分了县处级以上干部5098人,其中804人移送司法机关。各项数据表明,我国对于职务犯罪的查处从未放松,中央的反腐决心从未改变。但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各类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率居高不下,甚至有上升趋势。职务犯罪发案率上升的同时,案件线索来源相关问题却成了困扰广大司法人员的最大难题。这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已是火烧眉毛,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对于职务犯罪的查处。但这在理论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有人去关注。本文运用分析、比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陕西省F县人民检察院为视角,来论证我国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相关问题及解决之道,以期对司法实践工作有所裨益。全文除引言言及结语外,共分成四部分,共2万字:第一部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概述。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长期的司法实践经验,单位和个人的举报、报案、控告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最主要的线索来源;检察机关自行发现的线索也是职务案件线索来源之一,其中包括侦查部门自摸线索和人民检察院通过侦查监督、公诉、监所检察、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等职能活动发现的案件线索;犯罪嫌疑人自首这种线索来源在职务犯罪案件中不多;党委、人大、上级检察机关交办的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或下级人民检察院请求移送的案件,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也是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来源。第二部分,实践调查情况及发现的问题。陕西省F县人民检察院近7年来在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方面的情况统计表明,当前我国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还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一,线索来源渠道单一,过份依赖群众举报,单一的线索来源导致线索总数的匮乏;其二,作为职务犯罪案件最主要的线索来源,举报线索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其三,线索多是被动收受,检察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的主动性没有展现出来;其四,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工作虽然已经在法律层面得到认可,但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案件移动渠道不畅;其五,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的登记管理工作不到位。检察机关存在遗漏登记或不登记的情形,同时疏于对线索的管理。第三部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当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作为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部门,检察机关及侦查人员对于职务犯罪线索来源所面临的窘境认识不足,发现和挖掘线索的能力有限,监督和打击职务犯罪的力度不够,是造成当前我国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产生诸多问题的主观原因。一些客观因素也会对职务犯罪线索来源造成影响,如党风廉政建设、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国企改制进程的加快,职务犯罪本身所具有的隐蔽性、高智商性,举报制度不完善、举报行为不规范,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工作不到位等等。第四部分,解决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相关问题的对策。本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之上,提出解决职务犯罪线索来源相关问题的对策。为了使检察机关走出线索困境,首先要通过制定线索收集制度和引入并规范“检察线人”两种途径来拓宽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其次,着力于完善举报制度,要强化举报中心地位,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创新举报模式,加强举报宣传,引导群众举报;再次,提高侦查人员自行发现线索的能力;同时,要推进规范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工作,检察机关要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交流沟通,强化对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特殊情况下可以寻求上级检察机关和同级党委、人大的支持;最后,要加强线索来源的统计与管理工作,从思想上重视该项工作并不断创新线索管理模式,认真经营现有线索,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建立健全不立案线索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为不立案线索装上“过滤器”。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6-8
Abstract  8-13
引言  13-14
一、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概述  14-15
  (一) 单位和个人的举报、报案、控告  14
  (二) 检察机关自行发现  14-15
  (三) 犯罪嫌疑人自首  15
二、实证调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5-19
  (一) 线索来源渠道单一  16
  (二) 举报线索来源乏力  16-17
  (三) 检察机关主动收集的线索少  17
  (四) 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线索移送渠道不畅  17-18
  (五) 线索来源的统计与管理工作不到位  18-19
三、原因分析  19-26
  (一) 主观原因  19-21
    1. 检察机关对于线索来源问题所面临的窘境认识不足  19
    2. 侦查人员发现和挖掘案件线索的能力有限  19-20
    3. 监督和打击职务犯罪的力度不够  20-21
  (二) 客观原因  21-26
    1. 党风廉政建设和犯罪预防工作成效显著  21-22
    2. 职务犯罪的作案手段更具隐蔽性  22
    3. 国企改制进程加快  22
    4. 举报制度不完善  22-24
    5. 举报行为不规范  24-25
    6. 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工作不到位  25-26
四、完善之策  26-36
  (一) 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  26-28
    1. 制定线索收集制度  26-27
    2. 引入和规范“检察线人”  27-28
  (二) 完善举报制度  28-30
    1. 加大宣传力度  28
    2. 强化举报中心的地位  28-29
    3. 充分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29-30
    4. 创新举报模式  30
  (三) 发挥侦查人员获取线索的主动性  30-33
    1. 审视一切“异常”情况  30-31
    2. 关注重大事件  31-32
    3. 倾听坊间言论  32
    4. 关注网络媒体  32-33
  (四)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  33-34
    1. 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交流  33
    2. 强化执法监督  33-34
    3. 寻求上级检察机关及同级党委、人大的支持  34
  (五) 加强线索来源的统计与管理  34-36
    1. 重视线索登记,创新线索管理模式  34
    2. 认真经营现有线索,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  34-35
    3. 建立健全不立案线索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35-36
五、结语  36-37
后记  37-39
参考文献  39

相似论文

  1. 湖南L县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问题调查,D917
  2. 我国现行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研究,D925.2
  3. 当前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的侦查管辖若干问题研究,D925.2
  4.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中的人权保障,D925.2
  5. 论我国警察职务犯罪及其预防,D917.1
  6. 论职务犯罪的会计鉴定,D918.95
  7. 论职务犯罪案件逮捕制度改革,D925.2
  8. 上海卫生监督投诉举报现状与监管对策研究,R197.2
  9. 关于预防公务员职务犯罪的法律思考,D917
  10. 芜湖市三山区涉农职务犯罪调研报告,D917
  11. 株洲网络举报模式运行中的争议问题研究,D924.3
  12. 论职务犯罪的立功,D924
  13. 从《大清律例》看清代职务犯罪,D929
  14. 政府信息公开与反职务犯罪研究,D630
  15. 职务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5
  16. 关于对法院系统法官职务犯罪的思考与对策,D917
  17. 我国检察举报制度的改革路径探析,D926.3
  18. 高校职务犯罪特点及防治研究,D917
  19. 贪污罪客观方面问题探析,D924.3
  20. 法律监督视角下的职务犯罪侦查问题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司法制度 > 检察院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