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RS-GIS的武汉花山新城景观生态格局规划研究

作 者: 任鹏
导 师: 周志翔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生态新城 景观格局 生态适宜性 生态保护 生态规划
分类号: TU9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2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世界工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地球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已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人类正面临着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对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本论文力图通过对花山新城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和探索,为此区域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提供必要的建议和参考,以期实现花山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它生态新城生态规划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应用RS-GIS技术,在武汉花山新城规划区景观格局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该规划区的生态保护等级,探讨了建设区域控制、生态廊道与节点规划、基质改善及建设用地的生态规划。研究结果如下:(1)花山新城的景观格局分析基于RS-GIS技术,应用计算机分类和人工分类相结合的办法解译2007年的TM影像图,选取不同水平景观格局指数,运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出:花山新城斑块数目比较少,破碎度较低;斑块形状较为复杂,各斑块类型之间的边界特征也较复杂;关键斑块类型占景观的比例较大,类型间的物质和能量迁移比较通畅;整体景观多样性较高;廊道极其缺乏,尤其是绿色道路廊道严重不足;廊道的环通度很低,连通性较高,但南北走向生态廊道较少,连通性不足。(2)花山新城的生态适宜性分析采用数学组合法和GIS技术结合,针对花山新城实际情况选取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地图叠加法和权重法相结合的办法得到每一评价单元的适宜度值,生成适宜性分级图。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的面积分别为19.68 km~2、25.03 km~2、15.60 km~2和5.52 km~2。(3)花山新城的生态保护等级规划与建设区域控制规划综合花山新城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结果,结合花山新城的自然生态资源的整体调查研究,提出花山新城的生态保护规划框架。共分为四个保护等级:一级保护区以自然生态养护为重点,二级保护区以生态功能修复为重点,三级保护区以生态系统的功能培育与保护为重点,四级保护区以控制现有规模为重点,通过确立区域内的重点保护领域和任务,来达到不同时段的生态保护目标。在区域内划定建设区域控制框架,实行分区控制、分级管理,保护市域生态环境。其中禁建区面积42.80 km~2,限建区19.18 km~2,适建区3.96 km~2。(4)花山新城的景观格局规划在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区域景观空间格局分布,按照景观生态学基本的景观格局模式,即“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调整各斑块、廊道的数量、面积及组合方式,规划花山新城的景观生态结构为“一环两核两片区,三横三纵五节点”。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1 前言  11-25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2
  1.2 文献综述  12-24
    1.2.1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发展  12-16
      1.2.1.1 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12-13
      1.2.1.2 生态城市理论的思想渊源  13-15
      1.2.1.3 生态城市的内涵  15-16
    1.2.2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方法进展  16-22
      1.2.2.1 McHarg生态规划方法  16-19
      1.2.2.2 E. P. Odum的分室模型  19-20
      1.2.2.3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规划模型  20-21
      1.2.2.4 景观安全格局途径  21-22
    1.2.3 RS/GIS技术在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22-24
      1.2.3.1 GIS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22-23
      1.2.3.2 RS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23-24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4-25
2 研究区域概况  25-30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区位概况  25-26
  2.2 自然条件  26-27
    2.2.1 地形地貌状况  26
    2.2.2 地质状况  26-27
    2.2.3 水文气象条件  27
    2.2.4 水系水域状况  27
  2.3 社会经济条件  27-30
3 研究方法  30-42
  3.1 研究的技术路线  30-31
  3.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31-37
    3.2.1 斑块格局的分析方法  31-35
      3.2.1.1 研究方法  31-32
      3.2.1.2 景观斑块指数的选取、计算公式及生态学意义  32-35
    3.2.2 廊道格局的分析方法  35-37
      3.2.2.1 廊道类型的划分  35
      3.2.2.2 廊道格局指数的选取、计算公式及生态学意义  35-37
  3.3 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37-41
    3.3.1 研究方法  37
    3.3.2 数据来源  37
    3.3.3 评价单元划分  37-38
    3.3.4 评价因子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  38-41
      3.3.4.1 评价因子的选择的原则  38
      3.3.4.2 评价因子的选择  38
      3.3.4.3 因子权重的确定  38-41
  3.4 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41-42
    3.4.1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生态保护等级规划和建设区域控制规划  41
    3.4.2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景观生态格局规划  41-42
4 结果与分析  42-74
  4.1 花山新城景观格局分析  42-52
    4.1.1 景观水平格局特征分析  42
    4.1.2 斑块类型水平格局特征分析  42-49
      4.1.2.1 耕地斑块  43-44
      4.1.2.2 水体斑块  44-46
      4.1.2.3 密林斑块  46-47
      4.1.2.4 建设用地斑块  47
      4.1.2.5 疏林草地斑块  47-48
      4.1.2.6 未利用地斑块  48-49
    4.1.3 廊道格局分析  49-52
  4.2 花山新城生态适宜性分析  52-61
    4.2.1 生态适宜性的单因子评价  52-57
      4.2.1.1 坡度因子分析  52-53
      4.2.1.2 水体因子分析  53-54
      4.2.1.3 NDVI指数分析  54-55
      4.2.1.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5-56
      4.2.1.5 坡向分析  56-57
    4.2.2 生态适宜性的多因子综合评价  57-61
      4.2.2.1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57-58
      4.2.2.2 多因子综合评价  58-61
  4.3 花山新城生态保护等级规划与建设区域控制规划  61-65
    4.3.1 花山新城生态保护等级规划  61-63
      4.3.1.1 花山新城生态保护等级规划的意义  61
      4.3.1.2 生态保护等级规划的主要内容  61-63
    4.3.2 花山新城建设区域控制规划  63-65
      4.3.2.1 建设区域控制框架  63-65
  4.4 花山新城景观生态格局规划  65-74
    4.4.1 花山生态新城景观结构规划  65-68
      4.4.1.1 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65-67
      4.4.1.2 花山生态新城总体景观结构布局  67-68
    4.4.2 花山生态新城景观要素规划  68-74
      4.4.2.1 生态廊道规划  68-71
      4.4.2.2 其他景观要素规划  71-74
5 结论与讨论  74-77
  5.1 主要研究结论  74-75
  5.2 讨论  75-77
参考文献  77-82
致谢  82

相似论文

  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2.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X24
  3. 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X171
  4. 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度的定量估算与动态变化研究,TP79
  5.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制,D922.64
  6.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TU986.5
  7. 数字化技术在长株潭绿心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X37
  8. 产业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规划及评价研究,X820
  9. 基于RS的阜新地区自然生态修复监测研究,P237
  10.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近50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Q149
  11. 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X37
  12. 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X171.4
  13. 基于景观格局变化的小龙潭煤矿生态恢复研究,X171.4
  14. 杭州市生态带规划研究,TU984.115
  15.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研究,TU986.5
  16. 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TU984.18
  17. 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景观构建,TU986.5
  18. 长沙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连通性研究,TU985
  19. 合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森林格局动态研究,S731.2
  20. 广州城市景观评价及城市森林研究,S731.2
  21. 郴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研究,S731.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绿化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