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意逆志与客体批评

作 者: 辛玲芳
导 师: 张钧
学 校: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阐释态度 语境 客体批评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诗学中蕴藏着丰富的阐释学思想,孟子的“以意逆志”的阐释方法,就是中国古代阐释学的重要理论。本文将对孟子“以意逆志”的理论进行全面的清理与研究,论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以意逆志”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知人”、“论世”三重语境出发,确定其重建作者意图的本文主义的客观批评性质,并阐述了“以意逆志”理论对古代诗学的历史性发展突破。其次又从“言尽意”、性善论、审美共同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以意逆志”论提出的理论基础。再次,又对历代“以意逆志”的运用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及后世的发挥阐释进行了总结探讨。最后,又对当代的“以意逆志”研究进行了反思,对研究中生搬硬套、强引比附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的不良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13
第一章 “以意逆志” 的理论内涵  13-33
  第一节 文、辞、志、意的考察  15-18
  第二节 从 “以意逆志” 的三重语境看其客体批评性质的确立  18-25
    一 从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看 “以意逆志” 本文批评观  19-22
    二 从 “知人论世” 看 “ 以意逆志” 的客观批评观  22-25
  第三节 “以意逆志” 的理论贡献与历史意义  25-33
    一 “以意逆志” 对 “诗言志” 的发展与深化  26-27
    二 “以意逆志” 与诗歌本体论——文学自觉意识的萌芽  27-29
    三 评诗方法的确立——对读诗用诗的区分  29-33
第二章 “以意逆志” 的理论基础  33-40
  第一节 性本善--- “以意逆志” 论的哲学基础  33-35
  第二节 审美共同性——“以意逆志” 论的美学基础  35-37
  第三节 “言尽意” ——“以意逆志” 论的语言学基础  37-40
第三章 “以意逆志” 的运用与发展  40-49
  第一节 “以意逆志” 在汉代运用的得与失  40-42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刘勰的 “披文以入情” 说  42-44
  第三节 宋代涵咏诗歌文本方法的确立  44-46
  第四节 明清时期 “以意逆志” 与 “知人论世” 结合的成熟期  46-49
附论 比附与迷失——“以意逆志” 当代研究状况反思  49-55
结语  55-56
注释  56-60
参考文献  60-66
后记  66-6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7

相似论文

  1. 科学语境论浅析,N02
  2. 模糊性问题的语境论解释,N02
  3. 维特根斯坦语境论探究,B521
  4.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语境分析及哲学意义,B842.1
  5. 社会科学中的语境问题,C0
  6. 语境认识论初探,N02
  7. 语境论世界观的初探,N02
  8. 语境论真理观探究,N02
  9. 碎片化语境下的消费者信息选择路径研究,G206
  10. 小学语文语境式词语教学探究,G623.2
  11.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的运用,H195
  12. 关联—顺应模式下英汉词语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研究,H315.9
  13. 从语境顺应看《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I046
  14. 语用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H319
  15. 现代汉语语境的解释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16. 高语境文化背景下强关系中的人际传播素质概念建构与测量,G206
  17.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我国网络电视台发展研究,F49
  18. 道歉言语行为俄汉对比研究,H35
  19. 基于动态语境实现主动式WEB访问控制,TP393.08
  20. 从认知语境视角看翻译中多义词的词义选择,H059
  21. 基于关联规则和图排序的句子情感倾向性研究,TP391.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