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寻根文学创作的“政治无意识”

作 者: 罗丹妮
导 师: 吴玉杰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政治无意识 文化政治
分类号: I20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寻根文学作为80年代中期一场兼具理论与创作实绩的文学思潮,从产生之日就备受关注。寻根文学内在的暧昧与驳杂,以及它在当代文学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一直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于寻根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新老学者纷纷从许多新颖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使寻根文学的研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目前,对寻根文学的研究,最主要的集中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比较文学、现代性等方面。而从政治的角度来研究“寻根文学”的还比较罕见。本文便选取了这样一个较为独特的研究角度,即从政治视域出发,运用了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理论,来研究寻根文学的政治性。试图揭示一直以来被忽略的“寻根文学”潜在的政治无意识。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交代寻根文学发生的文化语境。即在80年代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研究寻根文学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第二章主要考察寻根文学的创作观念,结合政治无意识的理论分析其创作观念的特点,并得出结论,寻根文学的创作观念乃是一种乌托邦的冲动,具有很强的政治诉求。第三章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分析了寻根文本的政治无意识。即从文本出发,分别从文类模式、叙事形式、语言等层面去挖掘出文本中那些“不在场”的政治叙事和潜藏于文本内部的政治欲望。第四章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切入,揭示寻根作家特殊的“知青”身份与“寻根文学”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并阐释这种“知青身份”的政治焦虑是如何影响作家创作的。最后,结语部分论述了本文选择该角度来研究寻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4
  0.1 “寻根文学”研究综述  9-10
  0.2 本文研究的缘起——“重返八十年代”的启示  10-12
  0.3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2-14
1 “寻根文学”发生的文化语境  14-20
  1.1 “文化热”背景下的“寻根文学”  14-15
  1.2 走向现代化——从“横向移植”到“本土继承”  15-17
  1.3 走向世界的渴望——拉美文学爆炸的刺激  17-20
2 “寻根”的创作观念——意识形态的乌托邦冲动  20-27
  2.1 “寻根”宣言的提出  20-21
  2.2 文化的凸显与政治的“规避”  21-23
  2.3 对于“根”的想象  23-27
3 “寻根”文本:“政治无意识”的载体  27-37
  3.1 第三世界的民族寓言  27-30
  3.2 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身份自救  30-33
  3.3 寻根文本的政治潜能  33-37
4 “寻根”作家:政治焦虑的文化身份  37-42
  4.1 尴尬的“知青身份”  37-39
  4.2 信仰的幻灭与精神突围  39-40
  4.3 济世情怀与英雄主义情结  40-42
结束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4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7-48

相似论文

  1. 中国寻根文学与拉美土著文学的联系,I73
  2. 新时期文学与电影中寻根内涵的比较研究,J905
  3. 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腐败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092
  4. 文化语境中的补偿,I207.42
  5. 寻根文学的思想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定位,I206.7
  6. 罗斯在《人性的污点》中的父权主义倾向,I712
  7. 本土与世界的贯通,I206.7
  8. 寻根文学作品中的水原型研究,I207.42
  9. 论“寻根文学”的后现代性,I206.7
  10. 以文学写文化,I207.42
  11. 寻根文学思潮新论,I206.7
  12. 返顾与守望,I207.42
  13. 莫言与寻根文学,I207.42
  14. “寻根文学”的现代性分析,I207.42
  15.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后现代表现,I06
  16. 寻根之思:审美理想烛照下的审丑表达,I206.7
  17. 寻根文学批评研究,I206.7
  18. 寻根与先锋的张力,I207.42
  19. 寻根文学:现代性追寻中的反思与批判,I206.7
  20. 日本殖民统治对战后台湾社会的影响,D675.8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当代文学(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