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末民初报刊言情小说研究

作 者: 祝云赛
导 师: 章培恒;谈蓓芳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关键词: 言情小说 报刊小说 清末民初 言情小说传统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之际,言情小说一度呈独领风骚之势,并初步完成了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成为现代通俗小说的重要品种。在这一过程中,根植于传统的类型意识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古代言情小说传统包括了“三言二拍”的部分篇目、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花月痕》等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清末民初作者、读者和批评家对类型的自觉促使他们体认、承继与改造言情小说传统,使之成为一种现代小说类型的文学资源。另一方面,当时小说的创作和传播以报刊为中心,这不仅改变了作品发表方式,也构造了新的“作者-作品-读者”关系。报刊媒体与小说创作二者的互动,形成了传统转化的情境与动力。本文以1901-1917年间的报刊言情小说为考察对象,在掌握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报刊史、文学史研究,分析报刊与小说结合的成因与过程,探讨编者、作者与读者对报刊言情小说兴起的历史过程所发生的影响,并以言情小说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为线索,审视其在主题、价值观、叙事与文体等方面产生的特色与新变,阐释言情小说向现代小说类型的转化,及其历史意义所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绪论  6-19
  海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7-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9
第一章 报刊与小说的结合  19-31
  第一节 报刊小说的兴起  19-24
  第二节 从传统说部到翻译小说  24-27
  第三节 "新小说"的主要阵地  27-31
第二章 编者、作者与读者  31-48
  第一节 晚清报人小说家的影响  31-36
  第二节 民初编创群体的共性与特点  36-44
  第三节 学生读者与市民读者  44-48
第三章 报刊言情小说的时代内涵  48-102
  第一节 域外的冲击与传统的张力  48-52
  第二节 儿女英雄、旧道德与自由结婚  52-61
  第三节 唯情倾向与感伤主义  61-71
  第四节 至情理想的社会化书写  71-102
第四章 报刊言情小说的形式演进  102-117
  第一节 文白消长与小说体制的演变  102-112
  第二节 叙事方式与心理描写的推进  112-117
结语  117-121
附录  121-164
参考文献  164-169
后记  169-171

相似论文

  1. 清末民初女装装饰工艺研究,TS941.2
  2. 1903-1929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特点研究,G623.2
  3. 清末民初教会大学与江南社会现代转型,G649.2
  4. 清末民初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价值观的演变,J60-4
  5. 论清末民初宁绍地区的县自治财政,F812.9
  6. 清末民初广西瑶族服饰文化变迁,J509.2
  7. 清末民初时期的文人与书籍设计的转型,J524
  8. 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I206.5
  9. 都市言情小说中的女性“自怜意识”及其价值探析,I207.42
  10. 从《申报》看清末民初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发展(1896-1915),G219.29
  11. 民国言情小说的现代性,I207.42
  12. 清末民初(1862-1918)教师群体近代化历史演进考略,G529
  13. 清末民初桐城社会变迁初探,K251
  14. 清末民初中国基督教大学的“合并化”运动,G529
  15. 清末民初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纠纷及其解决途径,K258
  16. 《长恨歌》与李、杨题材古今戏剧的研究,J805
  17. 明清至20世纪四十年代长篇白话小说中人物心理描写的演进轨迹初探,I207.41
  18. 论林语堂对性灵文学传统的弘扬,I206.6
  19. 从巴黎到中国,I046
  20. 论清末民初的中外合资企业,F279.2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