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攻击性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骨骼肌和血液部分生化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 者: 辛峰
导 师: 胡柏平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运动人体科学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 快速力量 应激 骨骼肌 血液
分类号: G80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实验目的:竞技体育日益激烈,对运动成绩提高的研究,在传统领域已很难再向前推进。然而,通过观察发现好斗、暴躁,爱惹事的运动员大多都具备很好的快速力量素质,爆发力尤为突出;往往具有强烈攻击欲望或行为的运动员具备有超人的快速力量运动才能。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究竟何在,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如何?是快速力量训练导致运动员表现出了较强的攻击性,还是由于具有较强的攻击性生理基础,促使了运动员在运动中表现出了超人的快速力量素质。本实验通过大鼠在攻击性行为应激条件下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试图从生物学角度对其相关生理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研究攻击性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的现实意义与作用,并对其作用下快速力量训练效果进行了初步价值判断分析,为以后探讨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奠定理论基础。实验分组:本实验采用SD雄性健康大鼠32只(第四军医大学动物研究中心提供),体重180~200g。每只大鼠单笼饲养,控制室温(23℃±2℃),湿度40%~60%。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G)8只(不进行任何模型化处理和训练),攻击模型组(AG)8只(只进行攻击模型化处理,不进行快速力量训练),快速力量训练组(FG)8只(只进行快速力量训练,不进行攻击模型化处理),和攻击快速力量训练组(AFG)8只(进行攻击模型化处理和快速力量训练)。大鼠攻击行为模型的建立:所有动物经7天适应期后,进行定时喂水训练10天(仅每天早9:00~9:10和晚21:00~21:10给予饮水,其余时间不给水)。于第18天晚21:00~21:10开始给予情绪应激刺激,具体方法为在定时喂水期间给予对攻击模型组(AG)和攻击快速力量训练组(AFG)动物给水诱发其情绪应激,刺激的给予是无规律的,一天一次(早或晚)或一天两次;安静对照组(CG)和快速力量训练组(FG)组动物则一直定时饮水。此情绪应激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共7周,共49次,每次10分钟,观察和记录AG和AFG组大鼠在每次情绪应激期间的行为表现。观察的行为指标是攻击性行为(咬空瓶和笼子),探究行为和修饰行为。具体的观察方法是在给予情绪应激的10分钟内对相应组别每只动物观察4次,记录下每次观察时动物的行为表现(攻击性行为、探究行为或修饰行为),有1次记为1,这样每只动物的三种行为表现均在0~3之间。当AFG组大鼠行为表现在2~3时,立即对其进行快速力量训练。大鼠快速力量训练方法:当AFG组大鼠行为表现在2~3时,立即放在自制电刺激跳笼中进行跳跃训练,跳跃高度依据实际跳跃训练组大鼠第一周适应训练后的平均跳跃高度为基准跳跃高度;训练方法采用单组训练方法。跳跃次数使用节拍器和秒表进行计数并记录跳跃频次与高度。隔天训练一次,共训练7周后第一天进行实验取材。本实验观测了大鼠攻击性行为建模后攻击行为度数的变化;观测了快速力量训练前后,大鼠跳跃频次与高度的变化;检测了大鼠活体状态下腓肠肌最大等长收缩力的功能变化情况;各组大鼠血液中血红蛋白(Hb)和尿素氮(BUN)的含量变化;检测了血清T、C等反应内分泌水平的指标;检测了各组大鼠肌肉组织中乳酸(Bla)、乳酸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的变化等指标。结果:本实验通过对SD大鼠攻击性行为建模下的快速力量训练,研究了攻击性行为与快速力量训练的相关生理指标,经过探讨分析证实:(1)大鼠一般活动状态的行为学观察结果:AG组和FG组与CG组大鼠相比食欲良好,笼内表现活泼好动,反应机敏;AFG模型组大鼠运动能力明显优于FG组,训练后疲劳恢复快,食欲良好,反应机敏,当训练捕捉时逃避行为能力优于FG组,捕捉困难。(2)大鼠总体运动能力观察结果:总的比较结果为AFG>FG>AG>CG。AFG组运动能力较好,完成跳跃间隔时间短,次数多,且动作迅速、轻盈,跳跃停顿次数少,对电刺激的敏感性高,动作反应速度快,训练结束后在笼里显示疲劳恢复快,与FG组运动能力相比较好;(3)实验大鼠的攻击性行为观察结果:AG>AFG>FG>CG。AG组大鼠行为评定分值多以为3主,表现出了强烈的攻击性行为;AFG组大鼠每次接受快速力量训练后,大鼠的攻击性行为频次降低,评定打分主要以2为主;FG组、CG组大鼠攻击性行为差异较小,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较弱。(4)实验大鼠快速力量训练观察结果:在整个训练过程当中,AFG组和FG组大鼠单次训练的持续时间逐渐增加,隔天训练时跳跃的总次数逐渐增加,跳跃高度也逐渐增加。AFG组大鼠单次训练持续时间、跳跃的次数和运动总量都明显优于FG组。(5)实验大鼠体重的增长幅度为:CG>AG>FG>AFG。快速力量训练组(FG)和攻击快速力量训练组(AFG)大鼠体重均有增长,但增长幅度均小于安静组(CG)和攻击模型组(AG)。(6)各组大鼠腓肠肌最大等长收缩力大小相比较为:AFG>FG>AG>CG。攻击性行为建模下的AFG组的最大等长收缩力比单纯的大鼠快速力量训练下的FG组力量均值要大。(7)攻击性行为应激使大鼠Hb含量下降,快速力量训练对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但这种影响要远小于单纯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快速力量训练有利于平衡和恢复应激造成的不利影响。(8)应激使大鼠的BUN含量升高,对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作用,但快速力量训练能够缓解应激造成的蛋白质代谢异常。(9)攻击性应激使大鼠血清LDH活性升高,机体调节已经处于高度动员状态已经为进行快速的新陈代谢做好了储备,肌组织LDH的增强,有利于快速运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10)血清SDH活性升高有利于提高骨骼肌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能力,从总的腓肠肌、血清的SDH含量比较分析,应激和快速力量训练都有利于SDH活性的增强,其中应激的作用要优于快速力量训练的作用。(11)血乳酸:攻击性行为应激条件下快速力量训练能够降低单纯应激对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有利于维持内环境酸碱平衡。(12)应激大鼠血清睾酮下降,皮质醇水平升高,应激使大鼠体内的分解代谢持续加强,有利于快速力量运动训练,但也提示应激导致大鼠在训练中更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攻击性行为应激有利于促进大鼠的合成代谢,对能量物质的即时补充和疲劳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1、动物实验中建立一个具有特质攻击行为的动物模型可行,通过情绪应激刺激和单笼饲养独居——入侵双攻击模型的建模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大鼠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次,可达到预期的攻击建模效果。2、对大鼠进行单组快速力量训练,可明显提高大鼠的快速运动能力,证明采用单组训练方法对提高大鼠快速运动能力的可行性较强,该训练方法有利于促进大鼠的快速运动能力。3、大鼠攻击性行为应激条件下进行快速力量训练,即促使其产生行为应激,使大鼠在训练前,机体获得相应内分泌、激素等调节,利用机体产生的这种生理基础调节作用,比单纯的进行单组快速力量训练更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4、本研究存在的问题:攻击性行为应激刺激长期施加于大鼠的这些非稳态负荷大小有待进一步探讨,负荷过重,可能导致大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激素调节分泌异常,对不同器官和整个系统机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和后果,从而导致不同生理疾病或过度训练的产生,在此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4
第1章 文献综述  14-28
  1 体育运动与攻击性行为  14-17
    1.1 攻击行为的定义  14
    1.2 体育运动与攻击行为  14-17
  2 快速力量训练  17-21
    2.1 快速力量训练方法的确定依据  17-18
    2.2 快速力量训练模型化  18-20
    2.3 快速力量训练动物模型的建立  20-21
  3 攻击性行为分析与模型建立  21-25
    3.1 影响攻击性行为的生物学因素  21-22
    3.2 攻击性行为与应激  22-23
    3.3 攻击性行为心理学、社会因素分析  23-24
    3.4 攻击性行为的模型建立  24-25
  4 攻击性行为大鼠快速力量训练模型分析  25-26
    4.1 攻击性行为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变化与快速力量训练  25
    4.2 攻击性行为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变化与快速力量训练  25-26
    4.3 攻击性行为应激时,中枢神经调控下的内分泌变化与快速力量表现的关系  26
  5 选题依据  26-28
第2章 攻击性行为大鼠快速力量训练模型的建立  28-34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28-29
    1.1 实验仪器设备  28
    1.2 实验药品  28
    1.3 实验观测指标  28
    1.4 实验动物分组  28
    1.5 大鼠攻击模型的建立方法  28-29
    1.6 大鼠快速力量训练方法  29
  2 实验结果  29-32
    2.1 实验大鼠活动状态的行为学观察  29-30
    2.2 实验大鼠的攻击性行为观察  30
    2.3 实验大鼠跳跃运动能力观察  30-31
    2.4 实验大鼠体重的变化  31-32
  3 分析与讨论  32-34
    3.1 攻击模型应激的可行性分析  32
    3.2 快速力量训练方法分析  32-33
    3.3 攻击模型下的快速力量训练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33-34
第3章 攻击模型下的快速力量训练对大鼠腓肠肌最大收缩力的影响  34-37
  1 标本制备  34-35
    1.1 测量仪器设备及药品  34
    1.2 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4
    1.3 腓肠肌最大等长收缩力的测试方法  34-35
    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35
  2 结果  35-36
  3 分析与讨论  36-37
第4章 攻击行为下大鼠血清和肌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37-46
  1 取材与制备  37-39
    1.1 腓肠肌制备  37
    1.2 血清的制备  37
    1.3 肌组织匀浆液制备  37
    1.4 主要试剂  37-38
    1.5 主要仪器  38
    1.6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38
    1.7 数据处理  38-39
  2 实验结果  39-41
    2.1 攻击性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Hb和BUN含量的影响  39
    2.2 攻击性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LDH活性的影响  39-40
    2.3 攻击性行为下快速力量训练对大鼠SDH活性的影响  40
    2.4 攻击性行为下快速力量训练对大鼠Bla含量的变化  40-41
    2.5 攻击性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T、C指标的影响  41
  3 分析与讨论  41-46
    3.1 攻击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Hb含量影响分析  41-42
    3.2 攻击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BUN含量影响分析  42
    3.3 攻击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LDH含量影响分析  42-43
    3.4 攻击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SDH含量影响分析  43
    3.5 攻击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Bla含量影响分析  43-44
    3.6 攻击性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血清T、C和T/C的影响  44-46
结果  46-48
参考文献  48-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2. 不同时间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促炎细胞因子及生存时间影响,R459.7
  3.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4. 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S917.4
  5. 肝郁证模型大鼠蓝斑和肾上腺髓质TH、c-fos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R241
  6. 热应激肉牛营养与环境调控技术及其行为研究,S823
  7.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8. 公牛HSP基因多态性与精液品质及后裔性能的相关分析,S823
  9.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幼鱼生长利用、能量收支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S963
  10.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1. 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460.4
  12. 运输应激及抗应激处理对肉牛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S858.23
  13.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肾损伤及其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R363
  14. 断奶应激对三个品系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S828
  15. 血液急性期蛋白作为猪群健康评价指标的研究,S828
  16. 拘束冷应激对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HSP70表达的动态影响,S858.91
  17. 蛋内注射瘦素对肉鸡出雏后早期骨骼肌生长的影响,S831
  18. β-酪啡肽7和酪蛋白水解肽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19.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20. β-酷啡肽-5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21. 基于4-MEP吸附剂柱的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大鼠的研究,R746.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基础科学 > 运动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