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荒诞特征

作 者: 吕红艳
导 师: 郭继德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荒诞派戏剧 现代西方社会 荒诞性 反传统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2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尤金·奥尼尔是迄今为止美国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他不仅被公认为“现代美国戏剧的缔造者”,也是“美国严肃戏剧的奠基人”。他是美国第一个探索严肃戏剧主题及对各种戏剧技巧进行试验的重要戏剧家。在美国戏剧史上,奥尼尔是唯一曾经四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剧作家。1920年,《天边外》为奥尼尔赢得了第一个普利策奖。随后,《安娜·克里斯蒂》和《奇异的插曲》又分别于1922年和1928年为奥尼尔捧回普利策奖。当奥尼尔于1953年11月27日去世之后,《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又为他获得了第四次普利策奖,这也是该奖首次颁给一个已故作家。在其漫长的戏剧生涯中,奥尼尔不断对各种戏剧风格和形式进行尝试,为观众奉献了诸多艺术风格绚烂多彩的世界著名悲剧。其剧作主题之严肃、新颖,题材涉及领域之广阔,在美国戏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正是基于他对现代美国戏剧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奥尼尔与莎士比亚和萧伯纳一起,被认为是英语戏剧舞台上最伟大的剧作家。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奥尼尔的研究可以说已经结出丰硕成果。其作品中体现的浓厚的自传性特征,典型的表现主义风格,神秘的东方宗教色彩,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及对其古希腊悲剧思想的继承等等,都是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话题。随着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奥尼尔的剧作进行阐释逐渐成为新的批评热点。然而,奥尼尔作品中体现的荒诞性特征却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评价与阐释,尽管也有评论家偶尔提到他与荒诞派戏剧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某些相似性或者指出了其具体作品中的某些相同点。实际上,作为美国最伟大、最具开拓精神的戏剧家,奥尼尔已经意识到了那些后来被荒诞派戏剧家们所广泛运用的戏剧技巧与戏剧表现手法。本文正是以研究梳理奥尼尔剧中体现的荒诞性特征为目的的。相信这一过程会丰富对奥尼尔作品的阐释与解读。研究奥尼尔作品中的荒诞性特征也将会成为欣赏与评价奥尼尔作品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方法。本论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对尤金·奥尼尔及其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对现代美国戏剧的贡献及对奥尼尔研究现状的综述;同时对“荒诞”的定义及荒诞派戏剧作简要介绍。最后,指出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梳理奥尼尔剧作中的荒诞性特征及阐明这一过程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对奥尼尔作品的解读。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奥尼尔戏剧中的荒诞性特征进行详细论述。该部分共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指出内容的荒诞性是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之一。与荒诞派戏剧家一样,奥尼尔在其戏剧创作中也同样揭露了世界的荒诞性及人生的无意义。本章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奥尼尔剧中体现的人生无意义这一特征。第二部分论述奥尼尔剧中揭示了人与世界之间的荒诞关系。第三部分指出,在荒诞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荒诞的。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奥尼尔戏剧中对“反传统”的戏剧表现手法的运用。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奥尼尔剧作中体现的“反英雄”的特征。与荒诞派戏剧中的人物一样,奥尼尔在其剧作中塑造的也都是些失去个性、无足轻重的人物,他们不是被用来代表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就是被用作整个人类的象征。第二部分指出,没有情节的情节和循环式的结构在奥尼尔戏剧中,尤其是其后期创作的戏剧中都有体现。这些特征与荒诞派戏剧都是非常相似的。第三部分着重阐释,语言的贬值这一特征在奥尼尔剧作中也有所体现。在荒诞的世界里,语言失去了其传统的交流功能。第三章主要论述奥尼尔戏剧中体现了模糊传统戏剧体裁的特征,该特征在荒诞派戏剧中也非常典型。奥尼尔称《毛猿》为“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八场喜剧”,及其透露在《送冰的人来了》中对“一场大型的喜剧”的运用这些事实都清楚地说明奥尼尔早已开始积极地探讨自己的戏剧风格。本文作者对奥尼尔剧中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相结合的事实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说明其目的在于通过喜剧的形式来增强其作品的悲剧性。第四章旨在阐释奥尼尔在其戏剧创作中形成的荒诞意识的来源。作者首先说明奥尼尔在其戏剧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荒诞意识,接着对奥尼尔荒诞意识的来源进行阐释。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哲学来源,宗教来源和社会来源。第一部分指出奥尼尔荒诞意识的产生受非理性主义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的两个方面。受叔本华的影响,奥尼尔对人生和世界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这与荒诞派戏剧家的思想是相通的。尼采的思想相对比较激进、更具革命性,促使奥尼尔始终以“挖掘社会的病根”和揭示人类存在的荒诞性为己任。第二部分主要阐释奥尼尔对宗教的矛盾态度是其荒诞意识形成的另一个一重要因素。第三部分旨在说明,奥尼尔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与荒诞派戏剧家是非常相似的。这使得他体会并揭示世界的荒诞性成为可能。本论文的第三部分为结论:在对前面章节的分析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阐释在奥尼尔的作品中的确已经显示出了荒诞派戏剧的诸多特征;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奥尼尔早已深刻意识到人类存在的无意义的本质及其所生存的世界的荒诞性。在其作品中,通过尝试运用崭新的、反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奥尼尔竭力使现代西方社会的荒诞性得到真实再现。而从荒诞角度研究其作品,对于理解奥尼尔的真实创作原意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全文目录


Abstract  6-10
摘要  10-13
Introduction  13-17
Chapter One The Absurd Existence  17-30
  1.1 The Meaninglessness of Human Existence  18-23
  1.2 The Absur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he World  23-26
  1.3 The Absurd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 Beings  26-30
Chapter Two Anti-traditional Devices of Expression  30-43
  2.1 Anti-hero Characters  30-34
  2.2 Plotless Plot and Cyclic Structure  34-39
  2.3 Devalued Language  39-43
Chapter Three The Blurring of Traditional Dramatic Genres  43-57
Chapter Four Sources of O'Neill's Absurd Consciousness  57-68
  3.1 The Philosophical Source  58-62
  3.2 The Religious Source  62-64
  3.3 The Social Source  64-68
Conclusion  68-71
Bibliography  71-74
Acknowledgements  74-75
Publications  75-76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6

相似论文

  1. 荒诞中的现实—《房间》的文体分析,I562.073
  2. 《小镇畸人》的荒诞性分析,I712
  3. 《公众的怒火》对美国政治的透视,I712
  4. 荒诞中的存在,I561.073
  5. 论彼得•汉特克的小说《大黄蜂》中的反传统倾向,I521
  6. 论析E.M.福斯特的“反传统”,I561
  7. 论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化影响,I561.074
  8. 《红楼梦》梦境分析,I207.411
  9. 叶兆言“系列小说”论,I207.42
  10. 论“笑”在荒诞派戏剧中的审美意味,I106.3
  11. 尤内斯库“悲喜剧”思想研究,I542
  12. 荒诞派戏剧情境的构成形态,J805
  13. 论后现代写作技巧视角下《英国病人》的存在主义主题,I711
  14. 荒诞派戏剧的戏剧文体会话分析,I712.073
  15. 谁不害怕大灰狼?,I5
  16. 英国现代艺术的桥梁,J156.1
  17. 荒诞派戏剧艺术渊源探究,I106.3
  18. 惟将搏击应凉风,J209.2
  19. 传统与反传统的纠结,G122
  20. 现代新儒家“自觉”意识下的文艺观和美学观,I0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