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田野上的聚会

作 者: 段宝君
导 师: 薛艺兵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苗湖书会 说唱艺人 行业聚会 个人创造 社会维系
分类号: J60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的民间音乐集会,著名的有西北地区的花儿会、西南地区的坐歌会,南方的耍堂会等等,但多为民族地区的歌唱或者乐舞之会,而在广阔的中原汉族居住区,这样的“集会”却比较少见。本文的研究对象——地处中原地带、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安徽省界首市“苗湖书会”,在整个民间音乐集会中独树一帜。每年的阴历六月初六,来自安徽、山东、河南等地的诸多艺人,都会聚集在安徽省界首市苗湖村的田野上,进行着一年一度的曲艺艺人交流大会。虽然表面上看是一年一度曲艺艺人的集会,实际上则是曲艺艺人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内,所举行的行业聚会,因此,笔者称之为田野上的聚会。本文在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于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间进行为期一年多的实地田野考察,积累了大量田野资料,通过对苗湖书会地方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和剖析,多方位、立体地对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意义阐释。全文由绪论、六个章节的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先从相关苗湖书会的历史资料入手,通过对苗湖书会源流的考辩、书会兴衰的经济与管理方面原因的探究、苗湖书会之所以“根在界首”等原因的探讨,对苗湖书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论述。接着通过对苗湖书会相关活动的纪实描述、对参会艺人身份的归纳,以及对江湖行业规矩、江湖隐喻的探讨,解答了苗湖书会“是什么”、回答了参会艺人“做什么”等问题。然后是对苗湖书会活动详情的描述,通过对不同曲种代表性艺人的追踪调查,追溯了艺人们的行艺历史,探讨了艺人个人在苗湖书会活动中对曲艺音乐和苗湖书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后的结论以多个案的调查资料为依据,综合地论述和阐释了苗湖书会作为说唱艺人行业盛大聚会活动的存在价值和因书会而引发的值得深思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2
第一章 绪论  12-20
  1.1 课题来源  12-13
  1.2 课题意义  13
  1.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3-17
    1.3.1 国内苗湖书会研究现状  14
    1.3.2 国内外相关书会研究现状  14-17
  1.4 研究视角及相关理论  17-20
第二章 苗湖书会的概况  20-36
  2.1 苗湖书会概述  20-21
  2.2 苗湖书会起源时间考辩  21-24
  2.3 苗湖书会的复办、经济与管理  24-25
  2.4 苗湖书会根在界首的原因  25-35
    2.4.1 地理位置  26-27
    2.4.2 当地历史上的说书传统  27-30
    2.4.3 愿书习俗  30-31
    2.4.4 艺人信仰与曲艺行业神  31-34
    2.4.5 书会会头的权威性和号召力  34-35
  2.5 小结  35-36
第三章 苗湖书会纪实  36-50
  3.1 书会纪实  36-41
    3.1.1 会头的准备  36
    3.1.2 六月五聚会  36-38
    3.1.3 书会现场  38-41
  3.2 艺人的来源  41-42
  3.3 书会艺人的行业规矩与江湖隐语  42-48
    3.3.1 行业规矩  42-45
    3.3.2 江湖隐喻  45-48
  3.4 小结  48-50
第四章 田野调查一:渔鼓艺人  50-67
  4.1 苗清臣的个人史与历史、社会的互为建构  50-57
    4.1.1 童年生活及早期教育(1943-1962 年)  50-51
    4.1.2 初涉江湖(1962-1966 年)  51-52
    4.1.3 曲艺生涯的中断(1966-1973)  52-53
    4.1.4 曲艺事业的繁荣  53-57
  4.2 老骥伏枥志千里,勤奋耕耘探渔理——渔鼓之研究  57-63
    4.2.1 渔鼓的整体概况  57-58
    4.2.2 渔鼓音乐的个人创新  58-63
  4.3 放声抒情怀,挥毫记胸臆—渔鼓之创作  63-66
    4.3.1 对历史纲鉴的回顾。  64
    4.3.2 教化民风之作  64-65
    4.3.3 模式下的应时之作  65-66
  4.4 小结  66-67
第五章 田野调查二:鼓书艺人  67-92
  5.1 大鼓基本形态  67-68
  5.2 大鼓艺人赵文斌的个案  68-76
    5.2.1 拜师学艺  68
    5.2.2 行艺路线  68-70
    5.2.3 行艺创新  70-76
      5.2.3.1 演唱中的即兴创作  71
      5.2.3.2 表演中构成的新文本  71-72
      5.2.3.3 对传统文本的改革创新  72
      5.2.3.4 乐器表演的创新  72-73
      5.2.3.5 与其他曲种的融会贯通  73-75
      5.2.3.6 书本特色  75-76
  5.3 大鼓艺人李广义的个案  76-83
    5.3.1 拜师与学艺  76-77
    5.3.2 江湖经历  77
    5.3.3 “苗湖情”和现在生活  77-79
    5.3.4 大鼓唱腔风格  79-83
  5.4 大鼓艺人余绍胜  83-90
    5.4.1 拜师学艺  83-84
    5.4.2 独自营生  84
    5.4.3 愿戏江湖  84-85
    5.4.4 书会情  85-86
    5.4.5 石家庄唱书  86-88
    5.4.6 个人的艺术创新  88-90
  5.5 小结  90-92
第六章 田野个案三:琴书艺人  92-105
  6.1 淮北琴书的概况  92-93
  6.2 孟颖的人生经历  93-98
    6.2.1 在“耳渎目染”中学习琴书  93-94
    6.2.2 随父行走江湖  94
    6.2.3 巧遇大师点拨  94-95
    6.2.4 曲艺生涯的转折点  95
    6.2.5 专业团体的浸染  95-96
    6.2.6 繁忙的社会活动  96-98
    6.2.7 名角与书会  98
  6.3 琴书音乐的个人创新  98-103
    6.3.1 腔句末尾的扩展  98-100
    6.3.2 戏曲民歌的吸收融合  100-103
  6.4 小结  103-105
第七章 对苗湖书会存在价值的思考  105-115
  7.1 艺人为何参加苗湖书会  105-107
  7.2 苗湖书会对曲艺行业的社会认同价值  107-108
  7.3 苗湖书会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突破价值  108-110
  7.4 苗湖书会对音乐文化的传播价值  110-113
  7.5 小结  113-115
第八章 结论  115-118
参考文献  118-120
致谢  120-121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2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项目研究情况  12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12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项情况  121

相似论文

  1. 说唱艺人现象的心理学研究,B849
  2. 哈萨克族达斯坦的演唱与传承,J827
  3. 青海蒙古族《格斯尔》的独特性,J607
  4. 挪威民间提琴“哈当格尔”音乐文化的传统及其变化,J622.9
  5. 论河曲民歌的成因及艺术特色,J607
  6.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民歌的保护与传承,J607
  7. 科尔沁萨满神歌分类研究,J607
  8. 悖论的背后:杨丽萍原生态歌舞理论与实践分析,J607
  9. 《百鸟朝凤》多种乐器演绎之比较研究,J607
  10. 中国民族音乐特征提取与分类技术的研究,J607
  11. 当代社会变迁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607
  12. 资兴瑶族民歌初探,J607
  13. 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J607
  14. 字字乡音重,声声故土情,J607
  15. 吟诵的音乐性文献及吟诵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研究,J607-4
  16. 民族音乐的亲子课程模式探索,J607-4
  17. 乌毛素沙漠中的民族音乐之魂,J607
  18. 从侗族歌师的教唱窥探侗族大歌的演唱特色,J607
  19. 赫哲—那乃跨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变迁研究,J607
  20. 浙江畲族民歌的演唱艺术研究,J607
  21. 辽阳民间鼓乐文化研究,J607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民族音乐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