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魏太后干政现象研究

作 者: 肖成刚
导 师: 李传印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北魏政治 太后干政 民族关系
分类号: K23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结束了十六国以来我国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对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各民族间的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北魏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中,太后干政一直贯穿其中,是北魏政治发展、变化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对北魏太后的研究多局限于文明太后冯氏一个人身上,对其他太后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试图对北魏一朝出现的太后干政现象作一个总体的阐述,以便从另一个角度对北魏政治的发展轨迹有个清晰的认识。其中,正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时间先后顺序,分拓跋鲜卑时期、北魏前期、北魏中期、北魏后期四个阶段对北魏太后的干政情况加以说明。其中,以常太后、冯太后、胡太后的干政为主要介绍对象。第二部分:从母系氏族社会遗俗的影响、北魏政治制度的缺陷、嗣君幼小、太后个人能力出众等几个方面对北魏太后干政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几位太后能够“临朝听政”的相同之处。第三部分:阐述北魏太后干政对北魏政权产生的一些积极作用。主要涉及到促进政局的稳定、孝悌观念的确立以及“子贵母死”制度的革除三个方面。第四部分:结语。总结全文,试图通过北魏太后的干政来把握北魏政权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绪论  7-11
  (1) 论文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7-8
  (2) 文献综述  8-11
1 北魏太后干政情况  11-20
  1.1 拓跋鲜卑时期的后权干政  11-13
  1.2 北魏前期的太后干政  13-14
  1.3 北魏中期的太后干政  14-17
  1.4 北魏后期的太后干政  17-20
2 北魏太后干政原因  20-29
  2.1 母权制遗俗的影响  20-21
  2.2 北魏官僚体制的缺陷为太后干政提供了条件  21-23
  2.3 皇室宗王力量的衰微减少了太后干政的阻力  23-25
  2.4 嗣君年幼、太后个人素质独特  25-29
3 太后干政对北魏政治的影响  29-36
  3.1 促进政局的稳定  29-32
  3.2 推动孝悌观念在北魏的确立  32-34
  3.3 促成“子贵母死”制度的革除  34-36
4 结语  36-38
致谢  38-39
参考文献  39-41

相似论文

  1. 东魏北齐民族关系辨析,K239.2
  2. 改革开放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民族关系研究,D633
  3. 建国初期云南边疆民族关系的调整(1950-1956),D633
  4. 中亚五国宗教与民族的关系研究,K36
  5. 构建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633
  6. 关于发展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若干思考,D633
  7.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民族关系研究,D633
  8. 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633
  9. 新疆维、哈民族关系研究,D633
  10. 内蒙古包头市流动人口与城市化进程研究,C922.2
  11. 西北民族自治区城市民族关系研究,D633
  12. 新世纪新阶段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构建,D633
  13. 新世纪新阶段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调控研究,D633
  14. 中国近代民族区域整合之湘西民族地方:1930年代湘西革屯运动析论,D696
  15. 阿克塞地区牧民定居中的民族关系,D633
  16. 哈萨克斯坦民族关系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D736.1
  17. 改革开放以来蒙汉民族关系研究,D633
  18. 伪满洲国时期《盛京时报》、《新满洲》的鄂伦春族报道研究,G212
  19. 大月氏与佛教东传,K28
  20. 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K28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三国、晋、南北朝(220~589年) > 南北朝(386~589年) > 北朝(386~581年) > 北魏(386~534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