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蒙元收继婚变迁研究

作 者: 张婷
导 师: 张靖龙
学 校: 温州大学
专 业: 民俗学
关键词: 收继婚 变迁 兴盛 式微 原因
分类号: K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婚姻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一个时代的婚姻形态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风貌。翻开人类的婚姻史,我们会发现同一种婚姻形态会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里出现,收继婚作为婚姻形态的一种也不例外。在我国,收继婚曾作为古代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固有的一种婚姻形态而存在,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古、夏、商时代。虽然自周代始,随着汉文化正统地位的确立和不断巩固,这种婚姻形态因为违背了传统道德观念而遭到摒弃,但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它却依然长期存在。就在宋明理学确立之际,蒙古人入主中原却使这一婚姻形态出现兴盛,这无疑是对汉地传统的颠覆。但作为婚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长期以来,收继婚在学术界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对收继婚进行全面、详尽研究的论著更是至今未见,这就为本人对蒙元收继婚进行细致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术空间。作为民俗学研究者,本人试图从多个角度,公正、深入的认识和解读这种民俗事象,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一具体历史时期收继婚发展脉络研究,找出其变迁的规律及原因。蒙元时期的收继婚出现了从兴盛到式微的变化,其原因有哪些,它与那一时期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都是本文试图深入挖掘和展现的内容。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二部分阐述大蒙古国时期到元初,收继婚在不同民族中兴盛的现象,并从经济、民俗传承、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分析其原因;第三部分主要以案例来说明元中后期收继婚在不同民族中呈现出的式微之势;第四部分从经济、蒙古族的汉化及佛教在元代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其式微的原因。通过历史研究方法、结构分析方法、整合归纳方法、文献研究方法、比较法等,以收继婚在蒙元时期的历史脉络为基点,从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对这一民俗事象的变迁进行深入剖析。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4
  1 有关收继婚的定义  10
  2 目前学术界对收继婚的研究现状  10-12
  3 蒙元收继婚概况与本文之研究创新  12-14
一、大蒙古国到元初收继婚的兴盛 (上)  14-20
  1 收继婚在我国的历史沿革  14-16
  2 大蒙古国时期到元初许多少数民族中多收继婚  16-17
  3 少数民族地区收继婚能够得到承认而长期存在的原因  17-20
二、大蒙古国到元初收继婚的兴盛 (下)  20-31
  1 大蒙古国时期到元初汉人中出现收继婚  20-26
  2 汉人逐渐接受收继婚的原因  26-29
  3 收继婚兴盛对程朱理学的冲击及民间对收继婚的心理评价  29-31
    3.1 程朱理学初兴后在元初的微弱影响以及收继婚对它的冲击  29-30
    3.2 民间对收继婚的不同心理评价  30-31
三、元中后期收继婚之式微  31-39
  1 面对民间收继行为不绝的现象,官方态度的转变过程  31-37
    1.1 成宗年间 (1295 年—1307 年),官方对汉人收继婚逐渐采用收紧的政策  31-33
    1.2 仁宗年间 (1312 年—1323 年),对汉人实行收继婚的要求逐渐严格  33-35
    1.3 文宗年间 (1328 年—1332 年),对非本俗收继婚的严格禁止、对原本俗收继婚的逐渐限制乃至禁止  35-37
      1.3.1 关于异辈收继  35-36
      1.3.2 关于平辈收继  36-37
  2 汉人、蒙古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中抵制收继的情况  37-39
四、元中后期收继婚式微的原因  39-53
  1 经济上的原因  39-41
  2 蒙古族的汉化  41-48
    2.1 忽必烈早年进行汉化的尝试及对民间儒家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觉醒所起的作用  41-44
    2.2 元中后期思想文化、政治上 (主要是选官制度) 的逐渐汉化对收继婚的影响  44-48
  3 妇女受佛教教义的影响颇深  48-53
    3.1 佛教在元代的特殊地位以及普及程度  49-50
    3.2 佛教教义敦促妇女恪守三从四德  50-53
结语  53-55
参考文献与注释  55-65
附录  65-66
致谢  66-6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7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4.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5.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6. 高一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研究,G633.55
  7.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8. 云南石林撒尼人传统服饰现状研究,K892.23
  9.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10. 昨天能自然到今天吗—教育引领,G629.2
  11. 东莞农村初中生自我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G637
  12. 欧美召回制度与我国纺织品召回原因及影响研究,F426.81
  13. 醉态犯罪研究,D917
  14. 浙江近代乡村教育与农村人口变迁,G529
  15. 中小学汉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G633.3
  16.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17.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18.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19.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G647.38
  20. 论朱子学官学化的原因,B244.7
  21. 农村嫁妆消费变迁研究,C912.8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民族史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