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努尔哈齐与皇太极民族政策的比较研究

作 者: 郝哲
导 师: 张杰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努尔哈齐 皇太极 民族政策 社会发展 政权兴亡
分类号: K2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努尔哈齐①与皇太极父子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杰出领导人。前者是清朝的奠基人,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创了后金政权。后者是清朝的建立者,不仅使后金从一个带有浓厚部落气息的政权完成了向国家制度的过渡,更重要的是为清朝最终能够以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完成统一,打下了基础。而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统一全国的中央王朝,这与清统治者能够从一个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变成了全国的统治者,满族变成了全国的统治民族,是与清朝的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分不开的,所以研究比较努尔哈齐与皇太极两大满族领袖不同的政治命运、实行的民族政策,对于总结清朝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可对当今国内国外的民族政策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努尔哈齐与皇太极总的民族政策的概述。首先,分别介绍努尔哈齐与皇太极总的民族政策。其次,指出二人总的民族政策的不同。最后,说明其制定的原因。第二部分:努尔哈齐与皇太极对针对不同民族,其所实行的民族政策也有所不同,分别是对本民族、对汉族、对蒙古族的民族政策,介绍其发展过程和实行结果,所带来的启示。第三部分:通过对努尔哈齐与皇太极民族政策的比较,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民族政策在社会发展政权兴亡中的重要性结束语:针对努尔哈齐与皇太极的民族政策,做出归纳性的总结。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1
  0.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8
  0.2 研究现状  8-9
  0.3 本文创新之处  9-11
1 努尔哈齐与皇太极的总民族政策概述  11-13
  1.1 努尔哈齐的总民族政策  11-12
  1.2 皇太极的总民族政策  12
  1.3 二者的特点与区别  12-13
2 努尔哈齐与皇太极民族政策的差异  13-51
  2.1 努尔哈齐与皇太极对本民族政策及其特点  13-22
    2.1.1 努尔哈齐对本民族政策  13-17
    2.1.2 皇太极对本民政策  17-19
    2.1.3 民族政策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19-22
  2.2 努尔哈齐与皇太极对汉民族政策及其特点  22-42
    2.2.1 努尔哈齐对汉民族政策  22-34
    2.2.2 皇太极对汉民族政策  34-36
    2.2.3 民族政策由自发性到自觉性  36-42
  2.3 努尔哈齐与皇太极对蒙古民族政策及其特点  42-51
    2.3.1 努尔哈齐对蒙古民族政策  43-45
    2.3.2 皇太极对蒙古民族政策  45-47
    2.3.3 民族政策日趋成熟  47-51
3 努尔哈齐与皇太极民族政策的作用  51-52
  3.1 努尔哈齐的民族政策对后金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意义重大  51
  3.2 皇太极的民族政策为清朝诞生和日后入关奠基  51-52
结束语  52-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5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8-59

相似论文

  1.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2.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现实意义,B038
  3.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4. 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TP18
  5. 分裂与融合—新疆民族问题的政策分析,D633
  6. 和谐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研究,D633
  7. 漳平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67
  8. 洛阳市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G804.49
  9. 论人的异化与社会发展,C912.1
  10. 唯物史观视野下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B03
  11. 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演进研究,K02
  12.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研究,D633
  13. 转型时代的思想塑造,D61
  14.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研究,A849.1
  15.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代价问题初探,D64
  16. 基于族际政治整合的我国民族政策有效性研究,D633
  17. 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族问题,D633
  18.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贡献,D61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探析,D61
  20. 论科学发展观对国外社会发展理念的借鉴与升华,D6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清前期(1616~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