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贷款研究

作 者: 刘立
导 师: 任学岭
学 校: 延安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农业贷款
分类号: K2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有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即为抗战提供物质支援,因此,毛泽东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由于边区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的,而且粮食、布棉、盐这些重要的抗战物资都得依靠农业生产来提供,所以发展边区经济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边区农业发展虽然具备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充足等有利条件,但是存在农村金融枯竭、农民生产资金极度缺乏、农民“不患无地可耕,而患无力可耕”的严重问题。陕甘宁边区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发放农业贷款的措施,解决了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对资金的需求问题。为使边区农贷的发放制度化、规范化,边区政府和边区银行出台了《农业贷款暂行章程》、《陕甘宁边区农业贷款章程》、《陕甘宁边区三十二年度农贷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保障农业贷款工作的有序进行。农业贷款数额较大,据不完全统计:1941年发放农贷数额为23.5万元,1942年增至800万元, 1943年发放2780万元(不包含给机关发放的920万元农贷),1944年发放1亿元,1945年增加至5.99亿元。而且政府发放的农业贷款种类非常齐全,按照贷款用途主要分为耕牛贷款、农具贷款、青苗贷款、植棉贷款、纺织贷款、养蚕贷款、种籽贷款、农田水利贷款8个种类。因为边区农贷以迅速求得实效,快速增加粮棉产量为前提,所以边区的农贷是以耕牛、农具、青苗、植棉贷款为主,以纺织、养蚕等农村副业贷款为辅的,因此各类贷款发放的比例也是不同的。以1942年农贷为例,耕牛农具贷款占39.1﹪,青苗贷款占28.5﹪,植棉贷款占23.5﹪,纺织等副业贷款占8.9﹪。因农贷在边区尚属首创,缺乏必要的经验,所以发放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贷款手续复杂,要写《贷款申请书》、平均主义思想、干部徇私舞弊。随着这些问题的暴露,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也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贷款政策和放款方法,并对贷款进行监督和检查。陕甘宁边区银行专门制定奖惩条例,对违反农贷章程的人,予以严厉处罚。从农贷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边区农贷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农贷以贫苦农民为主要贷放对象,并且把贫苦移难民也纳入农贷的对象中,且发放的数额较大,种类更齐全;第二,农业贷款与生产互助运动积极配合;第三,农贷低利甚至无息发放,困难借户可酌情分期或延期归还贷款;第四,实行实物贷款;第五,农业贷款与农民自筹资金相结合。边区农业贷款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四个作用:第一,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困难,使边区农民“不仅有地可耕,而且有力可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边区农业的发展;第二,农贷使边区的金融事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既发展了边区农村经济、活跃了农村金融、打击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又提高了边币的信用、稳定了物价、巩固了边区的金融事业;第三,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外有日军侵略、内有国民党封锁、自身经费又极为困窘的情况下,还为农民提供低息乃至无息的农业贷款,而且把最贫穷的移难民同胞也纳入到了农贷的对象里,并且农贷不以信用为前提,而以发展生产为目的,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威信,使广大农民和移难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保卫边区和支援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第四,农贷使边区农村的阶级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雇农几乎全部变成自耕农,大量贫农向中农转变”。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3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农业发展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容纳资金的潜力  13-18
  一、陕甘宁边区农业发展具备的有利条件  13-16
  二、陕甘宁边区农业有容纳资金的潜力  16-18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贷款政策的实施  18-27
  一、耕牛贷款  19-21
  二、农具贷款  21-22
  三、青苗贷款  22-23
  四、植棉贷款  23-25
  五、纺织贷款  25
  六、养蚕贷款  25-26
  七、种籽贷款  26
  八、农田水利贷款  26-27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贷款的特征  27-36
  一、以贫困农民、移难民为主要贷放对象  27-29
  二、农贷与生产互助运动相配合  29-32
  三、农贷低利、无息发放,困难借户可分期、延期归还  32-33
  四、实行“实物贷款”  33-35
  五、农贷与农民自筹资金相结合  35-36
第四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贷款的作用  36-40
  一、促进了边区农业的发展  36-37
  二、巩固了边区的金融事业  37
  三、提高了边区政府的威信  37-38
  四、改变了农村阶级结构  38-40
结束语  40-41
注释  41-44
参考文献  44-47
谢辞  47-48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8

相似论文

  1. 陕甘宁边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630
  2. 抗战时期四川农业贷款探析,K265
  3. 抗战时期四川省学生救助探析,K265
  4. 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研究,K265
  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发展研究,F729
  6. 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研究,K265
  7.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日本人反战运动,K265.9
  8. 蔡畅与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运动,D442.9
  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女子教育研究,G776
  10. 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研究,D231
  11. 促进农民农业增收的税收政策研究,F320
  12. 抗战时期湖南银行研究,F832.9
  1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货币研究,F832.9
  14. 抗战时期的中国城市婚姻简析,K265
  15. 抗战时期湖北省国统区粮食管理述评,K265
  16. 陕甘宁边区乡村互助合作研究,F321.21
  17. 陕甘宁边区发展乡村经济研究,F327
  18.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保障研究,C913.7
  19. 抗战时期甘肃农家经济探析,F329
  20.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K265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