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疆和田地区沙尘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

作 者: 周晶
导 师: 赵效国
学 校: 新疆医科大学
专 业: 卫生毒理学
关键词: 沙尘天气 PM10 空气污染 急性健康效应
分类号: R12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和田地区沙尘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和田大气颗粒物PM10空气污染状况的分析,结合2009年6月6日发生的一次扬沙天气过程所进行的一般人群健康问卷调查的研究,初步探讨大气颗粒物PM10对和田空气质量、一般人群各种不适症状发生率所产生的影响。结果:(1)和田在2008、2009两年间仅有253天空气质量达到国家3级标准;沙尘天气频发期为春季(3、4、5月)与夏季(6、7、8月);PM1o每小时平均浓度变化无规律;有沙尘天气PM1o日均浓度高于无沙尘天气PM10日均浓度;PM10日均浓度在沙尘暴、扬沙、浮尘发生当天最大。(2)此次扬沙天气过程引起了一般人群眼、鼻、咽喉、口等部位的自觉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睛发干、眼异物感、流泪;鼻腔干、流鼻涕、不通气;咽干发痒、嗓子疼、咳嗽;嘴唇干等。鼻部及咽部症状发生率与PM10浓度变化趋势相同,且在儿童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在成人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M10浓度与人群多数症状的发生率间存在正相关。此外,儿童对沙尘污染的刺激更为敏感。结论:(1)和田居民长期生活在PM10日均浓度较高大气颗粒物污染较严重的空气环境中。(2)扬沙天气导致大气PM10浓度的升高,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浮尘发生的当天,人群自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在浮尘天气过后明显减低,属急性效应。扬沙天气期间PM10浓度可能与人群眼部、鼻部、咽部及唇部相关不适症状的发生有关。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9
前言  9-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5
  1. 研究对象  12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3
  3. 质量控制  13
  4. 统计方法  13-14
  5. 技术路线  14-15
结果  15-32
讨论  32-40
小结  40-41
致谢  41-42
参考文献  42-45
附录  45-60
综述  60-70
  参考文献  67-7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70-71
导师评阅表  71

相似论文

  1. 居住建筑室内空气微细颗粒物净化用滤料的性能试验研究,TU834
  2.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异构设计与PM10灰预测,X851
  3. 微生物降解室内气态化学污染物的理论与实验研究,X172
  4. 南昌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潜在危害,X513
  5. 城市空气污染的综合评价及建模,X823
  6.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研究,X831
  7. 碱金属对生物质与煤混烧PM_(10)排放特性的影响,TK16
  8. 中国典型天气系统影响下沙尘传输特征分析,P445.4
  9. 民勤近地面沙尘暴气溶胶变化规律初步研究,X513
  10. 城市可吸入大气颗粒物分布特性研究,X513
  11. 自然通风下装修污染物排放的大涡模拟,X51
  12. 碱金属对生物质与煤混烧PM_(10)放特性的影响,TK6
  13. 郑州市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的特性研究,X513
  14. 大庆市PM_(10)污染预测的研究,X831
  15. 南昌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重金属形态分析,X513
  16. 利用霾优化变换(HOT)估算大气污染颗粒物的研究,X513;X87
  17. 共掺杂TiO_2/ACF复合材料吸附—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的实验研究,X511
  18. 基于AERMOD模型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研究,X831
  19. 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空气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122
  20. 杭州滨水植物群落PM10浓度测定及景观评价研究,Q948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