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型蓄能空调系统蓄热及U型盘管传热研究

作 者: 叶燕琴
导 师: 陈焕新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制冷及低温工程
关键词: 系统蓄热 冰蓄冷 内融式U型盘管 蓄(融)冰模型 动态特性
分类号: TK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蓄能空调技术主要集中应用在大中型建筑,具有移峰填谷,均衡用电,减少用户运行费用的优点。随着家用和用于小型超市等商用空调的数量迅速增加,电力负荷也越来越大,对小型蓄能空调的需求也应运而生,因此开展对小型蓄能空调的研究很有必要。小型蓄能空调系统是未来空调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详细分析了小型蓄能空调在冬季运行时,水蓄热空调系统的循环特性,以及空调常用的五种制冷剂在蒸发器前温度的升高、释热时间对系统制热量、耗功和性能系数COP的影响,并拟合了升高温度对循环性能参数影响的关系式。针对冰蓄冷VRV系统冬季蓄热给出了释热时间和性能系数提高的程度,并对不同蓄热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出它们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采用传热学分析及数值计算的方法,建立了用于小型蓄能空调系统中的U型盘管的蓄冰和融冰过程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蓄冷和放冷过程的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制冷剂进入蓄能槽内的入口温度、流速等因素对蓄能盘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U型紫铜盘管的蓄冰和融冰动态过程,为小型蓄能空调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21
  1.1 课题研究背景  8-9
  1.2 国内外现状  9-19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9-21
2 冰蓄冷多联空调系统冬季运行分析  21-34
  2.1 概述  21-22
  2.2 小型蓄热多联空调系统介绍  22-24
  2.3 小型蓄热多联空调系统运行性能系数分析  24-28
  2.4 不同蓄热方式系统性能系数比较  28-33
  2.5 本章小结  33-34
3 U 型冰盘管蓄冰过程的数值计算及分析  34-46
  3.1 概述  34-35
  3.2 U 型冰盘管蓄冰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35-41
  3.3 U 型冰盘管蓄冰过程数学模型数值计算  41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41-45
  3.5 本章小结  45-46
4 内融冰U 型盘管融冰过程的数值计算及分析  46-58
  4.1 概述  46-47
  4.2 直接蒸发内融式U 形盘管融冰传热过程分析  47-48
  4.3 直接蒸发内融式U 形盘管融冰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48-50
  4.4 数值计算分析  50-56
  4.5 本章小结  56-58
5 结论及展望  58-61
  5.1 结论  58-59
  5.2 展望  59-61
致谢  61-62
参考文献  62-68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68

相似论文

  1. 模糊制导律与导引品质的关系,TJ765
  2. 热管自然制冰技术研究,TD727
  3. 风力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TM41
  4. 螺杆钻具马达定子内螺旋曲面铣削加工技术研究,TG54
  5. 超细长杆键槽铣削技术研究,TG54
  6. 126kV真空断路器动态仿真与设计,TM561.2
  7. PIN二极管动态特性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与研究,TN312.4
  8. 龙门铣床横梁及滑枕液压自动平衡系统研究,TG542
  9. 2D数字阀的静动态特性及死区非线性补偿研究,TH137.52
  10. 谐振式材料疲劳试验系统振动载荷的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研究,TH87
  11. 火电厂热力系统仿真及动态分析,TM621.4
  12. 汽车EPS动态特性及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U463.4
  13. 汽车ABS高速电磁阀的动态特性研究,U463.526
  14. 谐波减速器弹性薄壁构件的疲劳寿命分析,TH132.46
  15. MGK7350平面磨床的试验模态分析与磨头部件的结构改进,TG582
  16. 超精密机床液体静压导轨静动态特性分析及模态参数识别,TG502.3
  17.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结构动特性分析与优化,TG659
  18. 卧式精密数控加工中心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与修改,TG659
  19. 锅炉过热器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和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应用,TM621.2
  20. 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水机电耦合振动特性研究,TV734.2
  21. 柴油机调速电磁执行器设计与测试研究,TK42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热力工程、热机 > 热力工程理论 > 传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