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安古乐的传承研究

作 者: 丁静
导 师: 冯亚兰
学 校: 西安音乐学院
专 业: 民族音乐学
关键词: 长安古乐 传承主体 民族志 田野调查 传承行为
分类号: J60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安古乐,是至今存活于民间的大型器乐乐种,主要流传于陕西西安市区及市属长安、周至、蓝田等县区。由于长安古乐较好的保留着唐宋音乐的某些传统,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然而,长安古乐作为一种古老艺术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隔阂,面临生存危机,其重大的文化价值与冷寂的生存现状存在极大反差。长安古乐的相关研究,尽管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较少关注长安古乐艺人在传承中的作用。因此,研究长安古乐传承主体身份构建及其在传承中的行为表现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同时运用田野考察、个案分析和理论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长安古乐的传承及传承中长安古乐艺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试图揭示这一乐种传承背后的历史机缘与文化因素。本文在长安古乐现存的几个传统乐社中选择传承谱系相对较清晰的周至县南集贤西村古乐社作为调查对象,于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间先后6次到南集贤西村古乐社进行实地的田野调查,观摩古乐演出,采访了多名乐社里的艺人及当地村民。深入访问长安古乐传承的运作过程,对古乐传承的微观状态进行较为细致、全面地考察,收集到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接下来,根据调研所得资料,对长安古乐的传承现状、传承主体、传承行为及传承方式各要素作全面分析,探讨长安古乐在当代传承遇到了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长安古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同时,对其他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3
  (一) 研究背景  8-9
  (二) 研究综述  9-11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1-13
一、南集贤西村古乐社的历史与现状  13-28
  (一) 南集贤西村古乐社的文化生态环境  13-16
  (二) 南集贤西村古乐社的历史考证  16-18
    1、乐社溯源  16-17
    2、乐社历史钩沉  17-18
  (三) 南集贤西村古乐社传承现状  18-26
    1、乐社的活动所反映出的乐社属性  18-19
    2、乐社组织及成员情况  19-20
    3、艺人音乐技艺的传承情况  20-22
    4、乐谱与乐器的保存状况  22-24
    5、乐社经济状况  24-26
  (四) 本章小节  26-28
二、由南集贤西村古乐社看长安古乐的传承主体  28-45
  (一) 长安古乐的传承谱系的调查及分析  28-36
    1. 南集贤西村古乐社的传承谱系调查  28-32
    2. 调查结果分析  32-36
  (二) 长安古乐传承主体的身份构建  36-43
    1. 普通艺人  36-41
    2. 师傅  41-43
    3. 社长  43
  (三) 本章小节  43-45
三、南集贤西村古乐社艺人传承行为的考察与分析  45-58
  (一) 音乐文化的习得  45-50
    1、乐谱与韵曲习得  45-48
    2、演奏技艺习得  48-49
    3、现代传播媒介的介入对古乐传承的影响  49-50
  (二) 表演行为  50-56
    1. 皇会  50-52
    2. 斗乐  52-56
    3. 作为民间艺术的表演  56
  (三) 本章小结  56-58
四、对长安古乐传承的当代思考  58-64
  (一) 现代环境中长安古乐的传承方式  58-62
    1. 口头传承方式  58-61
    2. 书面方式  61
    3. 新媒介传承方式  61-62
  (二) 长安古乐传承的前景思考  62-64
    1、保护并恢复长安古乐的原生生存环境  62
    2、建立长安古乐的给养系统  62-63
    3、具备音乐专业技术的专家给于古乐社帮助  63-64
参考文献  64-67
附录 主要采访对象简介  67-71
致谢  71

相似论文

  1.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2. 回汉通婚研究,C95
  3. 落叶归根:台湾老兵口述史个案研究,K27
  4. 互联网环境下的民族认同,G206
  5. 媒介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生活,G206
  6. 民族志意义上的课堂观察研究,K28-4
  7. 1990年代以来丹麦电影的国际化策略,J905
  8. 白店秧歌田野调查与研究,J722.2
  9. 雅安等八区县方言音系调查研究,H17
  10. 梅斯曼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民族志方法,G40-059.3
  11. 环县道情皮影解家班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J827
  12. 二人转的调查与研究,J825
  13. 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607
  14. 四川羌族医药文化田野调查及川贝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初步研究,R29
  15.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鄂温克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J607
  16. 找“神”的人们,J60-05
  17. 中学地理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及方法探究,G633.55
  18. 现代传媒与西北地区农村儿童的日常生活,G206
  19. “失落的舆论领袖”——对临夏伊斯兰教阿訇的民族志调查,G206
  20. 常德汉剧及其音乐的调查,J825
  21. 影视人类学的伪装:一场媒介暴力的表演,C912.4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民族音乐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