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某医院新老病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

作 者: 贺繁荣
导 师: 吴安华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耐药性 多重耐药 基因型 同源性 交叉感染 暴发
分类号: R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1.研究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环境分离株的污染源。2.研究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及主要流行型别,分析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研究院内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确定医院感染是否暴发流行,探讨耐药菌的传播机制。4.对比分析我院老病区和新病区临床分离株耐药率和基因型的差异,探讨交叉感染与医院环境的相关性,说明医院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研究方法:1.收集我院新老病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共91株,同时从老病区的ICU、呼吸科、中西医结合科及新病区的呼吸科、中西医结合科、ICU、急诊ICU病房环境中采样,进行常规分离鉴定出鲍曼不动杆菌,共收集到68株。2.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所有收集到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试验。3.采用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4.用SPSS.V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5.运用卡方检验对新老病区的耐药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91株临床分离株:主要来源于神经内科、神外科、ICU、呼吸科,占全院科室的60.43%,其中78株分离于呼吸道标本(痰和支气管吸引物),占85.71%。68株环境分离株:广泛分布于各物体表面,以患者床桌(25株)为主,占36.76%,其次各类导管(6株)占11.76%。2.耐药性分析:在12种抗菌药物中,我院共15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为0%、亚胺培南27.04%、美罗培南27.67%、头孢哌酮/舒巴坦13.21%,其余在35.22%-57.23%。比较新老病区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二者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无论老病区或是新病区,环境分离株比临床分离株耐药率均低。无论临床分离株或是环境分离株,新病区耐药率均比老病区低。我院多重耐药菌株平均占44.03%(70/159),新病区(32.56%)比老病区(57.53%)低.3.重复片段引物PCR基因分型:1)159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29型,其中A型最多,占35.22%。老病区73株鲍曼不动杆菌分19型,A型(40株)占54.79%。新病区86株鲍曼不动杆菌分23型,A型(16株)占18.60%。2)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A型(43株)主要分布在神经内科(10株)、神经外科(7株)、ICU科室(11株)。环境分离株A型(13)主要分离自新病区中西医结合科室的一位患者床桌上、急诊ICU病房中的一个回风口及监护仪台面及老病区ICU病房中床桌、床沿、被子、鼻导管、气切管、吸痰管。无论临床分离株或是环境分离株,新病区A型所占比例均比老病区低。无论老病区或是新病区,环境分离株A型所占比例均比临床分离株A型低。3)基因A型菌株在耐药谱上均表现为多重耐药性。研究结论:1.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ICU、呼吸科应作为重点科室来防止鲍曼不动杆菌的交叉感染。病房里的床桌表面应注意清洁消毒。2.在12种抗菌药物中,我院鲍曼不动杆菌除对新药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保持一定敏感性外,其余均高度耐药,且多重耐药株所占比例大,新病区的耐药率和多重耐药比例较老病区均低。无论老病区或是新病区,环境分离株耐药率较临床分离株低。说明交叉感染与医院环境卫生具有统一性。3.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分29型,以A型菌株流行为主,广泛分布于各临床科室,但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神经内科、ICU科室。临床菌株与环境菌株之间具有同源性。同一克隆株在一个病房内和各个病房之间播散。老病区ICU病房及新病区神经内科病房存在感染暴发。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流行的传播机制可能是通过感染患者污染的病房用具或器械及医护手再传播至患者。4.基因型与耐药谱有一定相关性。5.A型菌株在药敏谱中均表现为多重耐药性;新病区比老病区基因型别更多,呈现出多样性。虽都以A型菌株为主,但A型菌株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这就是为什么耐药率和多重耐药比例也下降。无论老病区或是新病区,环境分离株A型株所占比例较临床分离株低。说明交叉感染与医院环境卫生具有统一性。6.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与手卫生对防止鲍曼不动杆菌院内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4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4-16
第一章 前言  16-18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8-23
  2.1 试验对象  18
  2.2 主要仪器  18-19
  2.3 主要试剂  19-20
  2.4 试验方法  20-22
  2.5 统计方法  22-23
第三章 实验结果  23-39
第四章 讨论  39-45
  4.1 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  39
  4.2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39-41
  4.3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41-44
  4.4 防治耐药株的播散  44-45
第五章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50
综述  50-73
  参考文献  65-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2.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3.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4. 61株鸭源鸡杆菌部分耐药基因及其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S852.61
  5. 水稻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播期效应模拟研究,S511
  6. 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效应和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研究,S512.1
  7.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8. 不同基因型烤烟生物碱表现及与香气物质、感官质量的关系,S572
  9. 遗传因素和施氮量对豫中烤烟品质和风格特色的影响,S572
  10. 稻米外观品质氮素效应的解剖学与生化学分析,S511
  11. 小麦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气候效应模拟,S512.1
  12. 水稻叶色敏感基因型筛选及其对氮素响应的生理机制,S511
  13. 不同基因型蚕豆产量与品质形成及调控机理研究,S643.6
  14. 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S511.22
  15. 江苏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S854
  16. 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S513
  17. 6年间儿科感染性疾病细菌谱及耐药性变迁临床研究,R446.5
  18. 乳酸菌DM9054、DM9057的安全性评价,R371
  19.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鉴定及药敏预测,R446.5
  20.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因子的检测及同源性分析,R446.5
  21.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R512.6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流行病学与防疫 > 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 流行病学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