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微型烧结热管的制备及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作 者: 肖园园
导 师: 胡国新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工程热物理
关键词: 电子电力设备 散热设计 烧结毛细芯 热管 传热特性
分类号: TK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9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器件的高频、高速以及集成电路的密集化和小型化,散热问题己成为制约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电子器件散热技术研究日益重要。而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手段因其热阻小、均温性能好、安全性能高等特性在电子散热领域里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另一角度出发,对热管的核心部件——毛细芯进行设计研究,通过改变毛细芯的结构以改善热管的传热性能。烧结毛细芯是一多孔结构材料,本文首先制备出铜-铝-氧化铝复合多孔材料,而后用SEM、XRD等方式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物相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烧结样品的力学性能测试,并对样品临界冒泡温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烧结毛细芯的研制,首先设计加工了含氧化铝纤维的复合毛细芯烧结热管,然后对所制备热管进行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最后,通对烧结热管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烧结毛细芯氧化铝纤维含量、造孔剂添加量及热管加热功率及放置倾角等对热管蒸发段换热系数、冷凝段换热系数及热阻及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造孔剂和氧化铝纤维后,改变了复合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降低了烧结样品的临界冒泡温度,增加了复合多孔材料的孔隙率,使得液体表面张力降低,气泡更容易溢出。(2)烧结芯氧化铝纤维含量对蒸发段换热系数he、冷凝段换热系数hc和烧结热管总热阻R有很大的影响。含30%氧化铝纤维的烧结芯热管的he比含20%纤维的烧结芯热管he平均增加33%左右;hc平均增加14%;R平均减小23 %左右。(3)当热流密度较低时,NaCl造孔剂添加量对he、hc和R的影响都较小;当热流密度增大时,添加NaCl造孔剂的烧结热管的he和hc相对于未加NaCl烧结热管的he和hc有大幅度增加,R有大幅度下降。添加10%NaCl造孔剂的烧结热管he比未添加造孔剂的烧结热管平均增加125%左右,hc平均提高了82%左右,R平均降低42%左右。(4)倾斜角度对蒸发段换热系数he、冷凝段换热系数hc和总热阻R有较大的影响。当倾角较小时he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倾角超过60度后he随着倾角的增加而减小,he在60度时取得最大值。倾角为60度时蒸发段换热系数比水平放置时平均增加了52%左右。hc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倾角达到90度时冷凝段的换热系数取得最大值。当倾角较小时R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倾角超过60度后R随着倾角的增加稍微增加,在60度时取得最小值。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4
符号说明  14-16
第一章 绪论  16-37
  1.1 概述  16-18
  1.2 热管的应用及特点  18-26
    1.2.1 热管的应用  18-19
    1.2.2 热管的基本特性  19-21
    1.2.3 热管的传热极限  21-26
  1.3 热管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6-35
    1.3.1 热管的发展  26-34
    1.3.2 热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4-35
  1.4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35-36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36-37
第二章 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7-49
  2.1 引言  37
  2.2 实验部分  37-40
    2.2.1 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  37-39
    2.2.2 孔隙结构分析  39
    2.2.3 XRD 分析  39
    2.2.4 压缩实验  39
    2.2.5 临界冒泡温度测试  39-40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0-48
    2.3.1 样品的SEM 分析  40-41
    2.3.2 实验样品的XRD 分析  41-43
    2.3.3 样品的力学性能分析  43-45
    2.3.4 临界冒泡温度分析  45-48
  2.4 本章小结  48-49
第三章 烧结毛细芯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毛细抽吸力测量  49-59
  3.1 引言  49-50
  3.2 毛细芯材料的选择  50-51
  3.3 烧结参数的选择  51
    3.3.1 烧结时间  51
    3.3.2 烧结气氛  51
  3.4 烧结毛细芯的制备  51-52
  3.5 烧结过程的理论分析  52-53
  3.6 烧结毛细芯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53-55
  3.7 毛细提升高度测量  55-58
    3.7.1 实验原理  55
    3.7.2 实验装置  55-56
    3.7.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6-58
  3.8 小结  58-59
第四章 热管的设计和制造  59-67
  4.1 热管的设计  59-62
    4.1.1 工质选择  59
    4.1.2 工作温度  59-61
    4.1.3 管壳设计  61-62
    4.1.4 工质充装量  62
  4.2 热管的制造工艺  62-66
    4.2.1 加工与组装工序  62-63
    4.2.2 清洗  63-64
    4.2.3 组装  64
    4.2.4 检漏  64-65
    4.2.6 充液  65-66
    4.2.7 封接  66
    4.2.8 热管检验  66
  4.3 本章小结  66-67
第五章 烧结热管传热性能测试及分析  67-90
  5.1 实验测试装置  67-73
    5.1.1 实验主装置系统图  67-69
    5.1.2 烧结热管结构示意图  69-70
    5.1.3 温度测量及数据采集系统  70-71
    5.1.4 电源及电加热系统  71-72
    5.1.5 冷却系统  72-73
  5.2 实验方法  73-74
    5.2.1 实验说明  73-74
    5.2.2 实验步骤  74
  5.3 误差分析  74-76
  5.4 设备列表  76
  5.5 烧结芯氧化铝纤维含量对烧结热管换热特性的影响  76-80
    5.5.1 烧结芯氧化铝纤维含量对壁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76-77
    5.5.2 烧结芯氧化铝纤维含量对蒸发段换热系数的影响  77-78
    5.5.3 烧结芯氧化铝纤维含量对冷凝段换热系数的影响  78-79
    5.5.4 烧结芯氧化铝纤维含量对总热阻的影响  79
    5.5.5 小结  79-80
  5.6 烧结芯 NaCl 添加量对烧结热管换热特性的影响  80-85
    5.6.1 烧结芯 NaCl 添加量对壁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80-81
    5.6.2 烧结芯NaCl 添加量对烧结热管蒸发段换热系数的影响  81-82
    5.6.3 烧结芯NaCl 添加量对烧结热管冷凝段换热系数的影响  82-83
    5.6.4 烧结芯NaCl 添加量对总热阻的影响  83-84
    5.6.5 小结  84-85
  5.7 倾斜角度对烧结热管换热特性的影响  85-88
    5.7.1 倾斜角度对壁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85
    5.7.2 倾斜角度对烧结热管蒸发段换热系数的影响  85-86
    5.7.3 倾斜角度对烧结热管冷凝段换热系数的影响  86-87
    5.7.4 倾斜角度对烧结热管总热阻的影响  87
    5.7.5 小结  87-88
  5.8 本章小结  88-90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90-93
  6.1 总结  90-92
  6.2 研究展望  92-93
参考文献  93-98
致谢  98-9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99

相似论文

  1.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2. 热管自然制冰技术研究,TD727
  3. 不锈钢光亮退火炉燃烧与余热回收节能技术研究,TG155.1
  4. 双孔径毛细芯的研制及其在环路热管中的应用研究,TK172.4
  5. 应用热管补偿稠油井筒热损失技术研究,TE358
  6. 硫酸装置关键设备腐蚀机制与防护对策,TG172.6
  7. 纳米流体导热性能及其在热管中应用的研究,TB383.1
  8. 高效换热式旋风分离器的研究及数值模拟,TQ051.8
  9. 同轴套管式回路型重力热管太阳能锅炉设计及系统传热特性研究,TK51
  10. 流量波动条件下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TK124
  11. 超临界态碳氢燃料吸热流动的三维计算研究,TK124
  12. 基于热管结构的多芯片大功率LED照明系统集成技术研究,TK172.4
  13. 三相流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TK124
  14. 振荡热管启动和传热极限的实验研究,TK124
  15. 单回路振荡热管传热性能实验分析,TK124
  16. 热管热泵低温热能回收应用研究,TU831.1
  17. 应用于空调的重力型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TB657.5
  18. 应用于热管的纳米流体热物性参数的研究,TB383.1
  19. 飞机机翼热控方案研究及热管传热特性分析,TK172.4
  20. 超燃冲压发动机冷却通道内碳氢燃料传热及裂解特性研究,TK401
  21. 多孔铜纤维烧结毡微小型层叠式换热器的设计及性能研究,TK17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热力工程、热机 > 热力工程理论 > 传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