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子垃圾拆解区多环芳烃暴露与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及血清P53、P21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 者: 王远萍
导 师: 徐锡金
学 校: 汕头大学
专 业: 免疫学
关键词: 电子垃圾 新生儿 多环芳烃 DNA P53蛋白 P21蛋白
分类号: R7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电子垃圾污染已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污染问题之一。不规范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铅、镉、铬和多环芳烃等),给环境和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在电子垃圾回收处理过程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目前,PAHs的致癌机制仍不明确,但是DNA损伤及其应答机制被认为是致癌的关键事件。胎儿期是生长发育最脆弱和最关键时期,体内细胞处在高度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对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更为敏感,并且由于胎儿期解毒效率、DNA修复和凋亡机制相对较弱,故污染物暴露造成的DNA损伤对胎儿影响更大,可能会增加其在成年后的肿瘤发病风险。广东贵屿镇是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中心之一,简单落后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造成了当地环境中(土壤、大气和河流)PAHs污染严重。宫内PAHs暴露对当地新生儿DNA损伤及其应答机制影响如何,至今没有相关报道。目的检测贵屿新生儿脐带血中PAHs水平及脐带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状况,同时检测脐带血血清中P53和P21蛋白水平;探讨宫内PAHs暴露对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及血清P53、P21蛋白的影响;为污染区孕妇提供健康保健,以及为相应卫生和环保部门制定防治电子垃圾污染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材料与方法采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出生的135例新生儿脐带血(88例来自贵屿,47例来自潮安),并对产妇进行调查访问,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PAHs可能暴露途径的信息、一般性人口学特征、孕妇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条件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脐带全血中16种PAHs的水平;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评估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状况;ELISA法检测脐带血血清中P53和P21蛋白水平。此项研究经过了汕头大学医学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与每位受试者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结果1.所有产妇均不吸烟和饮酒,贵屿组产妇与潮安组相比较,受教育水平低,居住条件差。与潮安组相比较,贵屿组新生儿体重、胎龄、性别及Apgar评分均无差别(P>0.05),贵屿组新生儿身长小于潮安组(P<0.05)。2.贵屿组新生儿脐带血中16种PAHs,除Fl, Chr, IP和BP四种外,其他12种均高于潮安组(P<0.05),16种PAHs总和(∑16-PAHs)与7种致癌性PAHs总和(∑7c-PAHs)也均高于潮安组(P<0.05)。贵屿组与潮安组脐带血中PAHs分布相似,三环、五环、六环PAHs含量居多,说明两组PAHs来源相似。3、贵屿组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较潮安组严重:尾长、慧尾DNA百分含量和Olive距(OTM)均明显高于潮安组(P<0.001)。贵屿组女性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较男性新生儿更易发生DNA损伤(P<0.05)。由于尾长、慧尾DNA百分含量和OTM值高度相关(Rs>0.95),故以OTM为代表,分析宫内PAHs暴露与脐带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结果显示,脐带血淋巴细胞DNA损伤(OTM)与多种PAHs暴露成正相关,包括Ant, Phe, Fla, Pyr, BaA和Bap,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贵屿组新生儿脐带血血清P53蛋白水平高于潮安组(P<0.05),但P21蛋白在两组中无差异(P>0.05)。按总PAHs暴露情况,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高暴露、低暴露两组,发现高暴露组新生儿脐带血血清P53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暴露组(P<0.01),而P21蛋白在两组中仍没有差异(P>0.05)。与对潮安组相比较,贵屿组女性新生儿脐带血血清P53蛋白上调(P<0.05),而P21蛋白却出现下调(P<0.05),而男性新生儿脐带血血清P53、P21蛋白没有改变。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53蛋白与脐带血淋巴细胞DNA损伤(OTM),总PAHs暴露,尤其是三环和六环PAHs及P21蛋白成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蛋白仅与六环PAHs暴露有相关性。在男性新生儿中, P53蛋白与总PAHs暴露及P21蛋白成正相关(P<0.05),而在女性新生儿中却没有类似的相关性。结论贵屿电子垃圾拆解区新生儿体内PAHs处于高负荷水平。当地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DNA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伴随脐带血血清P53蛋白水平上调,而脐带血血清P21蛋白却没有相应的上调,甚至出现下调,表明贵屿环境中的PAHs暴露可能已经对当地新生儿遗传物质,尤其是女性新生儿,造成了一定的不可修复的损伤。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8
缩写词表  8-10
前言  10-17
第一章 电子垃圾拆解区新生儿脐带血多环芳烃暴露水平分析  17-32
  1.1 引言  17
  1.2 材料与方法  17-21
  1.3 结果  21-28
  1.4 讨论  28-29
  1.5 本章小结  29-30
  1.6 参考文献  30-32
第二章 电子垃圾拆解区多环芳烃暴露与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DNA 损伤的关系  32-42
  2.1 引言  32
  2.2 材料与方法  32-35
  2.3 结果  35-38
  2.4 讨论  38-39
  2.5 本章小结  39-40
  2.6 参考文献  40-42
第三章 电子垃圾拆解区多环芳烃暴露对脐带血血清P53、P21 蛋白表达的影响  42-53
  3.1 引言  42
  3.2 材料与方法  42-44
  3.3 结果  44-48
  3.4 讨论  48-50
  3.5 本章小结  50
  3.6 参考文献  50-53
综述  53-60
  参考文献  57-60
全文总结  60-62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62-63
致谢  63-64
附录  64-65

相似论文

  1. 几种酶对植物代谢多环芳烃的影响,X173
  2. 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活化作用,X53
  3.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及纤维板,X712
  4.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X712
  5. 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伴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R735.7
  6.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7.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8. 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S433
  9.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10. 百萨偃麦草染色体1J和5J变异体的诱致与鉴定,S512.1
  11. 甘蓝型油菜线粒体D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S565.4
  12. 普通小麦—百萨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的选育与效应分析,S512.1
  13. 豆梨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形成机制及其恢复技术研究,S661.2
  14. 桃豫农矮砧1号离体快繁体系的研究和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S662.1
  15. 5-Aza-dC对肺癌SPC-A-1细胞p16、MGMT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R734.2
  16. 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去甲基化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p16基因转录的研究,R734.2
  17. 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的新型prime-boost免疫策略研究,R392
  18. 中国野生秋子梨群体特征及遗传多样性评价,S661.2
  19. 我国部分家鸭品种的DNA条形码初步分析,S834
  20. 五倍子蚜DNA序列分子系统发育关系,S899.4
  21.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应,X5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儿科学 > 新生儿、早产儿疾病 > 新生儿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