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外斜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的研究

作 者: 廖瑜俊
导 师: 殷小龙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眼科学
关键词: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外斜 临床治疗
分类号: R777.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外斜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性变化,为临床外斜手术时机的选择、愈后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3.20多焦视觉电生理仪,对103例外斜患者进行mVEP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视网膜不同区域的比较。结果:1、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的mVEP的比较:外斜视力正常组的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及潜伏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伴轻度弱视组的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在第一、二、三环下降,潜伏期在第一环延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伴中度弱视组的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在第一、二、三环下降,潜伏期在第一、二、三环延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伴重度弱视组的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在六个环均降低,潜伏期在第一、二、三环延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伴弱视组(轻、中、重度弱视)的上下半侧视网膜的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下降,潜伏期延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伴弱视组(轻、中、重度弱视)的鼻颞侧视网膜的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下降,潜伏期延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鼻侧视网膜与颞侧视网膜mVEP的比较:外斜伴中度弱视组的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在颞侧高于鼻侧,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伴重度弱视组的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在颞侧高于鼻侧,潜伏期在颞侧较鼻侧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外斜视力正常患者的视觉传导通路并未受到损害。2.外斜伴弱视患者的视觉传导通路的损害中心重于周边。3.外斜伴中度、重度弱视患者鼻侧视网膜的视觉传导通路的损害重于颞侧视网膜。4.为临床外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疗效的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前言  8-10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10-14
  2.1 研究对象  10-11
  2.2 实验方法  11-14
第3章 结果  14-24
  3.1 六个离心度mVEP 特征峰潜伏期的对比  16-17
  3.2 六个离心度 mVEP 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的对比  17-19
  3.3 上下半侧视网膜 mVEP 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对比  19-21
  3.4 鼻颞侧视网膜 mVEP 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对比  21-24
第4章 讨论  24-29
第5章 结论  29-30
致谢  30-31
参考文献  31-32
综述  32-38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8

相似论文

  1. 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R777.44
  2. 基质金属蛋白酶-2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胶原蛋白降解作用机制的研究,R656.2
  3. 喹赛多抗菌作用及对猪短螺旋体性痢疾的治疗作用研究,S858.28
  4. 扳盘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R681.5
  5. 乳肿消膏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S858.23
  6. 远视性弱视基本治愈后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研究,R777.44
  7. 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治疗策略(附10例病例资料),R743.4
  8. 视神经管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治疗研究,R651
  9. ZD7288对内脏痛大鼠痛觉敏感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R96
  10. 强脉冲光治疗颜面部雀斑的定量研究,R758.43
  11. 电针对功能性慢性内脏痛敏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R245
  12. 透明质酸钠注射配合口服益肾蠲痹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684
  13.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R681.8
  14. 从肝论治月经后期的理论探讨及临证研究,R271.11
  15. 犬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及临床治疗研究,S858.292
  16. 两种慢性内脏高敏感模型的比较以及应激对内脏高敏感的影响,R57
  17. 左氧氟沙星和双歧杆菌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大鼠结肠低度炎症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和机制,R574.62
  18. 治疗奶牛乳房炎复方乳腺康膏的研究,S858.23
  19.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R743.3
  20. 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R277.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眼科学 > 眼附属器官疾病 > 眼肌疾病与斜视 > 弱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