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强震作用下堆积体边坡变形特征和稳定性分析

作 者: 汪贤良
导 师: 汪家林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岩土工程
关键词: 堆积体边坡 汶川地震 监测 数值模拟 变形特征 稳定性分析
分类号: P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9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是岷江上游一座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原G213映秀至马鞍石隧道段被全部淹没而改线。漩口镇集中村堆积体位于213国道紫坪铺库区改线工程寿江大桥左岸,在公路边坡开挖的影响下,堆积体的变形迹象明显。该堆积体为深厚覆盖层堆积体,距汶川大地震微观震中汶川古溪沟仅9.7km。汶川大地震过后,堆积体边坡变形特征明显,但是并没有整体失稳。深厚覆盖层堆积体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变形特征和稳定性状况值得研究。本文研究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前的坡体变形破坏现象与特征,认为漩口镇集中村堆积体边坡的变形机制是蠕滑-拉裂。这种蠕滑-拉裂是多层次的,坡体总变形方量约20万~32万m3。选择钻孔测斜仪为主要监测仪器,在两个纵剖面1-1’和3-3’上布置了5个测斜孔,用来监测坡体变形。监测成果揭示了坡体内多个明显错动位置,并据此确定了坡体内的潜在滑面。震前坡体主要沿纵1-1’剖面向坡外偏寿江下游侧变形,整个坡体上游侧变形比下游侧变形明显。震后坡体沿震前坡体内错动面继续变形,且变形量很大。测斜孔INSJ-2a孔口累计位移从震前的7mm突增至震后的204mm,而测斜孔INSJ-5处孔口累计位移从震前的1mm突增至震后的126mm,且位移呈现出随高程增大而增大的现象,潜在滑面位置不明显,有倾倒变形的特征。汶川地震后堆积体变形发展缓慢,表明余震对堆积体的变形影响不是很大。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运用FLAC3D对地震前各种工况下的堆积体边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和评价堆积体边坡在各种工况下的变形特征和稳定性状况。对强震作用下的堆积体边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从加速度响应特征、剪应变增量特征、塑性区分布特征、变形特征等各个方面揭露深厚覆盖层堆积体边坡在强烈地震动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和稳定性状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坡体表面监测点加速度相对场地输入PGA来说有缩小现象,低高程处监测点加速度缩小现象比高高程处加速度缩小??要明显一些,这表明深厚覆盖层堆积体可以很好的吸收地震波的能量,这很好地解释了在如此强烈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堆积体边坡没有失稳的原因。运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传递系数法,对稳定性对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和地震烈度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稳定性计算参数,对选定的3个计算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各种工况下各个计算剖面的潜在滑面的稳定性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在组合荷载暴雨+地震作用下坡体很有可能失稳,建议对开挖边坡处再增设锚索来加强支护,以确保213国道的安全畅通运行。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1章 引言  12-26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4
    1.2.1 边坡静力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4-16
    1.2.2 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6-22
    1.2.3 边坡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22-24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24-26
    1.3.1 主要研究内容  24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4-26
第2章 工程概况与基本地质条件  26-37
  2.1 工程概况  26-27
  2.2 区域地质构造  27-29
  2.3 基本地质条件  29-34
    2.3.1 地形地貌  29-31
    2.3.2 地层岩性  31-33
    2.3.3 场地地质构造  33-34
    2.3.4 水文地质条件  34
  2.4 地震  34-37
    2.4.1 挽近期地震  34-35
    2.4.2 汶川大地震  35-37
第3章 汶川地震前堆积体变形特征与监测成果分析  37-55
  3.1 汶川大震前坡体变形破坏特征与变形机制分析  37-40
    3.1.1 坡体变形破坏现象与特征  37-39
    3.1.2 变形机制分析  39-40
  3.2 坡体变形监测设计  40-41
    3.2.1 监测仪器原理  40-41
    3.2.2 监测布置  41
  3.3 汶川大震前监测成果分析  41-52
    3.3.1 监测数据整理  41-43
    3.3.2 震前监测成果分析  43-52
  3.4 震前治理措施  52-53
  3.5 小结  53-55
第4章 汶川大地震对堆积体变形的影响  55-62
  4.1 震后坡体变形破坏现象与特征  55-56
  4.2 震后坡体监测成果分析  56-60
    4.2.1 纵1-1’剖面监测成果分析  56-59
    4.2.2 纵3-3’剖面监测成果分析  59-60
  4.3 小结  60-62
第5章 基于FLAC3D 的堆积体边坡数值模拟研究  62-108
  5.1 强震前堆积体边坡数值模拟研究  62-78
    5.1.1 FLAC 分析基本原理  62
    5.1.2 计算模型的建立  62-64
    5.1.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4-78
  5.2 强震作用下堆积体边坡数值模拟研究  78-106
    5.2.1 边坡动力分析研究方法  79-80
    5.2.2 动力计算模型及相关因素  80-86
    5.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86-106
  5.3 小结  106-108
第6章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08-117
  6.1 计算理论  108-110
  6.2 计算模型  110-112
    6.2.1 参数选取  110-111
    6.2.2 计算剖面  111-112
  6.3 因素敏感性分析  112-113
    6.3.1 岩土体抗剪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112-113
    6.3.2 地震加速度的敏感性分析  113
  6.4 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13-116
    6.4.1 计算工况  113-114
    6.4.2 边坡稳定性评价分类  114
    6.4.3 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分析  114-116
  6.5 小结  116-117
结论  117-121
致谢  121-122
参考文献  122-125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高强度钢板冲压件回弹的研究,TG386
  3. 筒形件可控径向加压充液拉深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G386
  4.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5. 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V231.3
  6. 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V215.4
  7.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8.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TU241
  9.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10.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11. 670t/h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2.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3.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14. 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TK223.23
  15.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16. 迷宫式汽封和薄叶式汽封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TK263.2
  17.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TP3
  18. 传感器网络中渐变事件监测研究,TP212.9
  19.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可穿戴计算机上的应用,TP202
  20.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震学 > 工程地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