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川中安岳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作 者: 康仁东
导 师: 陈义才;张闻林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安岳 近海潮汐 须家河组 地震相 沉积相 致密储层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8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应用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以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取芯、测井、地震等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野外、室内和现代化测试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安岳地区须家河组(重点为须二段)沉积相地震相及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析了高产井的地质条件,为预测储层有利区带提供了重要依据。古地貌研究认为须二段圈闭类型为古残丘-岩性圈闭组合,由于古岩溶高地导致的差异压实作用使须二段发育了差异压实缝,裂缝的形成增加了储集空间和孔隙间的连通性。通过大量的露头和岩芯观察,发现须家河组地层存在双向交错层和交错纹层、透镜状、波状、脉状、双粘土层及水流突变等典型的潮汐环境下的沉积构造和层理,据此提出研究区须家河组地层为近海潮汐作用产物。沉积相以大潮差河口湾相为主,发育沙脊、沙脊间、潮道、小水道、水道间、沙坝、沙坪、混合坪、泥坪等多种沉积微相。储层岩性以细-中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砂岩分选以中-好为主。储层孔隙度具有由下到上逐渐变差趋势,总体上砂岩厚而且稳定广布,具有低孔特低孔、低渗特低渗、细孔微喉等特征,综合评价认为须二段储层主要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类别为Ⅴ类,经过孔隙度与沉积微相的关系研究认为沙坝和水道微相是研究区须家河组储层的有利微相。裂缝、构造(位置与圈闭)与沉积相为控制高产井的主要地质条件,局部小构造、断层可形成气藏,而这些小构造也正是裂缝发育的地带。裂缝是研究区须家河组高产的有利条件,经过裂缝改造可加大获得工业气流机率。综合勘探效果分析认为,裂缝、沉积相和现今构造位置(圈闭)是影响远景的主要因素。根据已钻井产气与否、沉积相和构造条件,预测了安岳地区须二段储层含气远景分区,并将其分为四个等级。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引言  9-15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9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9-11
  1.3 选题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1-13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3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13-15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15-26
  2.1 区域地理概况  15
  2.2 区域构造背景  15-16
  2.3 研究区构造概述  16-17
  2.4 地层特征  17-23
  2.5 研究区须家河组油气勘探与研究现状  23-26
第3章 沉积相分析  26-50
  3.1 潮汐沉积作用原理简述  26-29
  3.2 须家河组潮汐成因的证据  29-31
  3.3 须家河组露头描述  31-33
  3.4 岩芯实证  33-41
  3.5 连井剖面的沉积相分析  41-48
  3.6 须家河组沉积模式  48
  3.7 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小结  48-50
第4章 地震地层学研究  50-60
  4.1 地震地层学用于沉积相制图的基础和工作步骤  50-51
  4.2 典型地震相特征  51-56
  4.3 须二段沉积相的平面展布  56-57
  4.4 油气产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57-60
第5章 储层特征  60-70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0-61
  5.2 物性特征  61-66
  5.3 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  66-68
  5.4 须二段储层分类  68-70
第6章 储层分布预测  70-79
  6.1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70-71
  6.2 高产井地质控制因素  71-76
  6.3 有利储层分布预测  76-79
结论  79-81
致谢  81-82
参考文献  82-84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南泥湾八连沟—金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P618.13
  3. 基于地球物理特征的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4. 中国东北地区泥盆纪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5.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6. 四川石刻旅游区发展研究,F592.7
  7. 宁东地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P618.13
  8. 栖霞蓬莱群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P512.2
  9. 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10. 中国北方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与油气资源关系,P618.13
  11. 祥云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12. 南宫凹陷中、新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研究,P618.13
  13.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纪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14. 韦2断块精细油藏描述,P618.13
  15. 弥渡、巍山盆地中更新世地质特征及其演化,P542
  16. 环渤海湾地区石炭—二叠纪关键成煤期岩相古地理恢复,P618.11
  17. 澳大利亚Vulcan次盆南部Puffin组深水沉积体系展布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P618.13
  18. 乌尔逊凹陷乌南地区南屯组层序特征研究,P618.13
  19. 地震属性分析在大庆长垣北二西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P618.13
  20. 基于地震属性参数的地震相识别方法研究,P631.4
  21. 地震波形结构分析技术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P631.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