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调查研究

作 者: 贾瑞学
导 师: 卢春根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沂蒙山区 民俗体育 沂蒙文化 民俗体育项目 养生 旅游
分类号: G85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沂蒙山区有着悠久的、灿烂的、多彩的历史文化。在沂蒙山区民间流传着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千百年来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激励了中华儿女的英勇斗智,展示了无穷的魅力。近年来,由于经济多元化的冲击,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的减弱,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项目沦落到了几乎被遗忘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现代西方竞技体育的植入,尤其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深化,对民俗体育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样,沂蒙山区民俗体育也没有逃避过这全球文化洗礼,部分民俗体育项目正处于濒临灭绝或退还变异的状况,处境十分严峻。沂蒙山区民俗体育如何发展,如何延续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已经成为现在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作为沂蒙文化研究者,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沂蒙山区民俗体育加以研究、探索,旨在为对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尽微薄之力。本文以沂蒙山区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走访与实地考察,专家访谈法,结合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着重阐述了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形成和发展等;分重点和简要介绍了部分民俗体育项目的起源、形式和发展现状;对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特性、功能、文化价值、与社会的主要冲突等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发展对策及措施;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沂蒙文化背景下的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是沂蒙山区特定区域特定文化特定民俗的完美结合体,拓宽了沂蒙文化的内涵;沂蒙山区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对其研究有待深入;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是一种地方资源,可以有效开发与利用;沂蒙山区民俗体育面临生存危机需要整理与转型;“红色旅游”和“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未来开发的前景指日可待。

全文目录


摘要  3-4
英文摘要  4-8
引言  8-9
1 文献综述  9-14
  1.1 研究现状  9-12
    1.1.1 民俗体育概念  9
    1.1.2 关于民俗体育分类的研究  9-10
    1.1.3 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  10-11
    1.1.4 民俗体育的相关研究  11-12
    1.1.5 沂蒙文化相关研究  12
  1.2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待研究的领域  12-14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5
  2.1 研究对象  14
  2.2 研究方法  14-15
    2.2.1 文献资料法  14
    2.2.2 田野调查法  14
    2.2.3 专家访谈法  14-15
3 沂蒙山区地方概述  15-17
  3.1 沂蒙山区地理概况  15
  3.2 沂蒙历史文化  15-17
4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  17-21
  4.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概况  17-18
  4.2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成因及历史变迁  18-21
    4.2.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形成  18
    4.2.2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历史变迁  18-21
5 沂蒙山区部分民俗体育项目介绍  21-31
  5.1 民间舞蹈  21-27
    5.1.1 “龙灯、扛阁”  21-24
    5.1.2 猴呱嗒鞭舞  24-26
    5.1.3 打花棍  26
    5.1.4 扑蝴蝶舞  26-27
  5.2 娱乐体育  27-29
    5.2.1 荡秋千  27
    5.2.2 踢毽子  27
    5.2.3 拔河  27
    5.2.4 跳房  27-28
    5.2.5 拾子  28-29
  5.3 节日习俗体育  29-30
    5.3.1 正月十五“闹元宵”  29
    5.3.2 二月二迎“青龙”  29
    5.3.3 清明“踏青”  29-30
  5.4 红色体育项目  30-31
    5.4.1 推独轮车  30
    5.4.2.占山头  30
    5.4.3 泅水  30-31
6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文化学解析  31-35
  6.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特性  31-33
    6.1.1 传承性  31
    6.1.2 地域性  31-32
    6.1.3 民俗性  32
    6.1.4 娱乐性  32
    6.1.5 立体交融性  32-33
  6.2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独特功能  33
    6.2.1 民间艺术审美功能  33
    6.2.2 传承文化功能  33
    6.2.3 教育功能  33
  6.3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  33-35
    6.3.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是人类学研究的活化石  34
    6.3.2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思想  34
    6.3.3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  34-35
7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与社会的冲突  35-38
  7.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社会边缘化  35
  7.2 西方体育对民俗体育的挤压体现的是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35-36
  7.3 女性在民俗体育项目当中的参与  36
  7.4 民俗体育活动的弱化是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36
  7.5 民俗体育的发展会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  36-38
8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整理与保护  38-40
  8.1 濒危状况  38
  8.2 保护措施  38-39
  8.3 预期目标  39-40
9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发展对策及措施  40-44
  9.1 有组织的挖掘整理  40
  9.2 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  40
  9.3 走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道路  40-41
  9.4 响应全民健身号召,推行养生体育  41
  9.5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41-42
  9.6 以举办全国第一届红色运动会为契机,促进民俗体育发展  42-44
10 结论  44-45
参考文献  45-48
附录  48-49
致谢  49-50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0

相似论文

  1.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2.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5.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6.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7.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8.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9.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0.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11.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12.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13. 福建自驾车旅游空间开发格局研究,G895
  14. 体验经济视角下芜湖地区体育旅游开发与营销研究,G812.7
  15.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6.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17.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18. 项目融资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F283
  19. 旅游广告的文化诉求,F713.8
  20. 设计养生论,J50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 > 中国武术 > 其他民族形式体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