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略论

作 者: 邓莹慧
导 师: 周滨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具有科学的文化素质,更要有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重点。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存在逆反情绪和疏离感,难以接受和内化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教育效果不理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关注生活,融入生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热点。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置身于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做到服务生活,引导生活,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论文围绕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通过分析论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系统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功能和作用。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导向功能、服务功能和联结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贴近生活,使学生乐于学习;其次,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再次,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等。通过深入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偏离生活;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知识与生活脱节;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单一、教条;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远离生活。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调整教学目标,关注生活世界;丰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改善教学方式,寓教于生活;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从上述四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体系,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绪论  8-13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13-23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概念  13-15
    1.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13
    1.1.2 生活化的界定  13-14
    1.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概念  14-15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15-19
    1.2.1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及认识论  15-17
    1.2.2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观点  17-18
    1.2.3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观点  18-19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  19-23
    1.3.1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  19-20
    1.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  20-21
    1.3.3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21-22
    1.3.4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求  22-23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功能、优势及重要意义  23-27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功能  23-24
    2.1.1 导向功能  23
    2.1.2 服务功能  23-24
    2.1.3 联结功能  24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优势  24-25
    2.2.1 贴近生活,学生乐于学习  24-25
    2.2.2 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25
    2.2.3 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25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25-27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分析  27-31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偏离生活  27-28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知识与生活脱节  28-29
  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单一、教条  29
  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远离生活  29-31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构建  31-42
  4.1 调整教学目标,关注生活世界  31-32
  4.2 丰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32-36
  4.3 改善教学方式,寓教于生活  36-39
  4.4 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39-42
结束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5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45-46
致谢  46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3.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4.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5.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6.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7.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8.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9.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10.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11.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12.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4.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5.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6.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7.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8.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9.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2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21.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