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港口陆路集疏运能力及配置问题的研究

作 者: 马蕾
导 师: 季常煦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电子商务
关键词: 集疏运系统 集疏运量 集疏运能力 集疏运能力配置
分类号: U6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45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港口的大型化、规模化及功能多元化发展趋势对港口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疏运系统作为为港口集中与疏散吞吐货物服务的交通运输系统,是连结港口和货源地(货运目的地)的纽带,是控制港口物流服务效率与效益的关键。科学发展港口陆路集疏运系统就要合理设计港口集疏运能力,有效配置集疏运量在公路、铁路集疏运间的比例,达到既满足集疏运需求,又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集疏运交通与城市交通和谐发展的目的。本文在界定港口集疏运系统的概念和内含的基础上,结合交通规划的概念对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的内含和流程进行了描述,并指出解决港口集疏运能力及配置问题是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的核心。通过对港口集疏运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得出港口集疏运道路的集疏运能力并非完全按照吞吐量的大小来设计,而是或大或小于吞吐量集散需求这一新的结论;以及港口陆路集疏运系统亟待提高铁路集疏运的比例的结论。在解决港口集疏运能力及配置问题的过程中,在各种预测方法全面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可以充分反应港口吞吐量变化特征的Winters法进行港口吞吐量预测;辨证地设计了合理的港口未来集疏运量的确定方法,据此来指导港口未来集疏运能力的设计;按照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特点进行路网设计,并对公路、铁路集疏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港口集疏运流程的特点进行了集疏运配置流程的设计。最后在案例分析中运用这些方法得到了切合实际的结果,验证了本文解决港口集疏运能力及配置问题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并指出集疏运系统今后改进的方向。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10
1 引言  10-14
  1.1 问题的提出  10-11
  1.2 本文主要内容  11-12
  1.3 技术路线及方法  12-14
2 港口集疏运系统概述  14-16
  2.1 港口集疏运系统概念及内含  14-15
    2.1.1 港口集疏运系统概念  14
    2.1.2 港口集疏运系统内含及特点  14
    2.1.3 港口集疏运系统功能  14-15
  2.2 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  15-16
    2.2.1 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概念  15
    2.2.2 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流程  15-16
3 港口集疏运现状分析  16-26
  3.1 国内外港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6-18
  3.2 港口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8-22
    3.2.1 国外港口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18-19
    3.2.2 国内港口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19-22
  3.3 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22-26
    3.3.1 国外研究情况  22-23
    3.3.2 我国研究现状  23-26
4 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方法研究  26-33
  4.1 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特征分析  26-27
  4.2 吞吐量预测方法选择  27-33
    4.2.1 各种预测方法介绍  27-30
    4.2.2 各种预测方法比较分析  30-32
    4.2.3 本文吞吐量预测方法的确定  32-33
5 港口集疏运量确定方法研究  33-40
  5.1 最小费用集疏运量的确定  33-36
    5.1.1 最小费用集疏运量求解思路  33-34
    5.1.2 模型的标定  34-36
  5.2 港口规划年集疏运量的确定  36-40
    5.2.1 可行区间的确定  37-38
    5.2.2 集疏运量的确定  38-40
6 港口集疏运能力配置方法研究  40-51
  6.1 港口集疏运路网设计  40-42
    6.1.1 集疏运路网特点分析  40-41
    6.1.2 本文集疏运路网设计  41-42
  6.2 陆路集疏运方式比较分析  42-49
    6.2.1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  42-43
    6.2.2 公路运输的优、缺点  43-44
    6.2.3 公路、铁路运输综合指标排名  44-45
    6.2.4 公路、铁路集疏运流程分析  45-49
  6.3 港口集疏运能力配置流程设计  49-51
    6.3.1 配置过程特点分析  49
    6.3.2 配置流程设计  49-51
7 案例  51-62
  7.1 吞吐量预测  51-53
  7.2 确定集疏运量  53-56
  7.3 集疏运能力配置  56-62
    7.3.1 基本数据  56-58
    7.3.2 配置结果  58-59
    7.3.3 结论与建议  59-62
8 结论  62-66
  8.1 本文的创新之处  62-64
  8.2 仍待研究的问题  64-66
参考文献  66-69
作者简历  69-71
学位论文数据集  71

相似论文

  1. 服务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集疏运系统优化研究,F552
  2. 基于战略联盟的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研究,F426.21;F259.2
  3. 轴辐式网络系统中集装箱船的技术经济性研究,F552
  4.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作业优化研究,F552
  5. 港口集疏运系统适应性评价研究,F552
  6.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优化研究,U695.22
  7. 青岛市港口集疏运系统研究,F224
  8. 天津港集疏运系统规划研究,U693
  9.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研究,U691
  10. 大窑湾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优化研究,U651
  11. 大窑湾集装箱港区道路网交通规划研究,U651
  12. 大连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规划研究,F552
  13. 基于物联网的港口散杂货疏运系统研究,F49
  14. 新型集装箱码头混合装卸优化调度策略研究,U691.3
  15. 船舶进出港安全间距对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U691
  16. 港口集装箱堆场码垛优化模型及算法,U691
  17. 集装箱码头堆场物流系统的仿真与优化,U691
  18. 基于VTS和AIS的神华沿海电厂船舶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研究,U691
  19. 大连港集装箱码头资源整合方案设计,U691
  20. 口岸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研究,U691.1
  21. ERTG特性分析及使用优化研究,U691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水路运输 > 水路运输技术管理 > 港口工作组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