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道德自我与中国哲学史建构

作 者: 胡乃望
导 师: 樊志辉
学 校: 黑龙江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现代新儒家 唐君毅 超越本心
分类号: B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启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与编撰的学科之门,自此以后,以哲学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而编撰的中国哲学史如雨后春笋,蓬勃的发展起来。学者们以不同的学派立场,选取相应的参照系统,展开了对中国哲学史的建构。作为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也不例外。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唐君毅中国哲学史建构的哲学基础、其编撰的特点、如何以其超越的本心为思想核心去透析传统哲学、其文化观对哲学史写作的渗透等,以此深入的探求唐君毅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独特之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绪论  8-13
第一章 唐君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哲学基础  13-22
  第一节 唐君毅早期的哲学思想  13-16
    一、新实在论的信仰与对唯心、唯识的批驳  14-15
    二、“将部分与全体交融互摄”的文化精神  15-16
  第二节 思想的转变与本心道德自我的确立  16-22
    一、道德自我的确立  16-18
    二、文化哲学的建构  18-20
    三、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20-22
第二章 唐君毅中国哲学史编撰的特点  22-32
  第一节 范畴研究的写法  22-23
  第二节 “即哲学史以言哲学,本哲学以言哲学史”  23-25
  第三节 消解融合矛盾的方法  25-27
    一、哲学范畴的多义性、历史性和矛盾性  25-26
    二、从吾人心思之运用中找到矛盾消解融合之道  26-27
  第四节“兼本吾人之仁义礼智之心,以论述昔贤之学”  27-28
    一、存崇敬和契会之心  27
    二、兼本仁、义、礼、智四德  27-28
  第五节 文字训诂与疏通义理并重  28-29
  第六节 中西哲学范畴比较  29-30
  第七节 超越的反省法  30-32
第三章 以超越的本心为思想核心透析中国传统哲学(上)  32-65
  第一节 从“心”从“生”之“性”  32-51
    一、先秦言性之四基型  35-38
    二、秦汉之客观人性论  38-41
    三、佛家之性论思想  41-44
      (一) 佛家言性之六义  42-43
      (二) 佛家向内思省追溯所见之性及其与传统思想之比较  43-44
    四、宋明理学之性论  44-48
    五、清人重气质意义之性说  48-50
    六、外观内省的五性说与中国言性之思想之发展  50-51
  第二节 顺人之生命心灵活动诸方向所开出的种种“道”  51-65
    一、周秦诸子之道  52-58
      (一) 孔子之仁道  52-53
      (二) 墨子之义道  53-54
      (三) 孟子之立仁之道  54
      (四) 道家所论之道  54-56
      (五)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  56-57
      (六) 韩非之政治之道  57-58
    二、两汉学者所开之六种“道”  58-60
    三、魏晋至六朝玄学及文艺哲学中之“道”  60-63
    四、魏晋隋唐佛学家哲学之“道”  63-65
第四章 以超越的本心为思想核心透析中国传统哲学(下)  65-77
  第一节 体道、修道而成之“教”  65-74
    一、宋初之言天道以及于仁道、圣道  65-69
    二、朱陆之学圣之道与阳明之致良知之道  69-70
    三、王学之流及东林、蕺山之学  70-72
    四、船山之学  72-73
    五、晚明以后为学之道之流变  73-74
  第二节 从心物关系论总论“道”之六种类型  74-77
    一、“道”之六义  74-75
    二、本心的超越——道自周流而无穷  75-76
    三、性道一元  76-77
第五章 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国哲学史的建构  77-84
  第一节 “统绪意识”与中国哲学史的一脉相承  77-78
  第二节 “内在超越”精神与儒家内倾的道德精神  78-80
  第三节 “实践理性”与儒家学用一致传统理论  80-81
  第四节 “融摄精神”与融通诸家义理及中西文化思想  81-82
  第五节 “天人合德”与人和天之间鸿沟的消融  82-84
结语  84-86
参考文献  86-89
致谢  89

相似论文

  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书写的尝试与创新,B26
  2. 杨荣国的《简明中国哲学史》研究,B26
  3. 唐君毅生死观研究,B26
  4. 论冯契叙述中国哲学史的新范式,B26
  5. 从现代性引起的人文危机看传统儒学的当代人文价值,B26
  6. 亦现实亦超越,B26
  7. 现代新儒家境界理论的美学阐释,B26
  8. 现代新儒家思潮的传播与当代青年,B26
  9. 道德自我与心灵九境—唐君毅人生哲学研究,B821
  10. 心的文化—徐复观对中国文化性格的现代疏释,B26
  11. 方东美中国哲学史研究,B26
  12. 马一浮的六艺论及其价值,B26
  13.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及其历史地位,B26
  14. 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及其历史地位,B26
  15. 现代新儒家“自觉”意识下的文艺观和美学观,I01
  16. 现代性视域下的冯友兰心性哲学分析,B26
  17. 方克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述评,B26
  18. 贾谊的政论与哲学思想,D092
  19. 论梁漱溟保守主义思想的个性特征,B261
  20. 现代新儒家(1949年前)对宗教信仰的拒斥与容纳,B928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现代哲学(191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