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艾比湖湿地主要盐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作 者: 王银山
导 师: 吕光辉
学 校: 新疆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 艾比湖湿地 水分利用效率 盐生植物
分类号: Q9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盐生植物为对象,运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测定了保护区主要的29种盐生植物和6种非盐生植物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同时测定了35种植物叶片的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可溶性糖、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等生理指标及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含量和pH值理化性质,分析了不同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特征及其与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期探明该地区盐生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其主要适应环境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所测定的35种植物的稳定碳同位素值在-16.63‰~-29.59‰之间变化。31种C3植物中,非盐生植物的δ13C值在-27.06‰~-29.51‰之间,平均值为-28.43‰;盐生植物的δ13C值集中在-26.00‰~-29.59‰之间,平均值为-27.85‰,比非盐生植物的稳定碳同位素值偏正。4种C4植物的稳定碳同位素值在-16.63‰~-17.39‰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6.88‰,均属藜科植物。从C4植物分布的科集中的程度上来看,藜科植物适应干旱的能力强,在该地区植物区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2)不同C3植物叶片δ13C值与LWC呈负相关,表明较低LWC植物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甚至可能表现出更保守的水分利用模式。δ13C值与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LWC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之间有负相关关系。不同样地的比较表明土壤中可利用水分对植物的δ13C值有较大的影响;干旱生境中植物的脯氨酸积累比湿润生境平均高24.4μg.g-1FW;不同样地的植物LWC无明显差异,说明植物可能通过积累高水平脯氨酸等物质增强渗透调节能力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分含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3)在C3盐生植物中,灌木/半灌木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多年生草本次之,乔木和一年生草本较低,说明灌木/半灌木更适宜于干旱、盐生生境,多年生草本比一年生草本水分利用效率高,竞争更占优势。从渗透调节物质来看,也表明该地区的灌木/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抗旱性较强。(4)盐生C3植物的δ13C值比非盐生植物偏正,约高了0.88‰,表明盐生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稀盐型、泌盐型、拒盐型3种类型盐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无明显差异,渗透调节物质的差异表明适应干旱和盐碱逆境时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策略。柽柳科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藜科植物与豆科植物居中,夹竹桃科植物最低;夹竹桃科的植物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可能说明对氮素利用率较高。(5)C4代表植物梭梭和C3代表植物胡杨6月的叶片δ13C值都高于8月;不同的盐生植物叶片的δ13C值,6月和8月差异较大,有8种植物叶片的δ13C值6月明显高于8月。不同季节不同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生长前期水分利用效率高于生长后期。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研究综述  9-23
  1.1 水分利用效率盐生植物  9-11
    1.1.1 水分利用效率  9-10
    1.1.2 盐生植物  10-11
  1.2 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11-19
    1.2.1 植物中稳定碳同位素的形成过程及表示方法  12-14
    1.2.2 叶片碳同位素比值(δ~(13)C)与植物光合作用途径  14-15
    1.2.3 植物δ~(13)C 值与水分利用效率  15-19
  1.3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19-22
    1.3.1 降水因素对植物δ~(13)C 值的影响  19-20
    1.3.2 光照强度对δ~(13)C 的影响  20
    1.3.3 温度对植物δ~(13)C 值的影响  20-21
    1.3.4 CO_2 对植物δ~(13)C 值的影响  21
    1.3.5 土壤盐分对植物δ~(13)C 值的影响  21-22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23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试验方法  23-28
  2.1 研究区概况  23
  2.2 研究方法  23-27
    2.2.1 研究材料  23-24
    2.2.2 稳定碳同位素值  24-25
    2.2.3 植物生理指标  25-26
      2.2.3.1 脯氨酸  25
      2.2.3.2 可溶性蛋白质  25
      2.2.3.3 可溶性糖  25
      2.2.3.4 硝态氮  25-26
      2.2.3.5 硝酸还原酶活性  26
    2.2.4 统计分析  26-27
  2.3 技术路线  27-28
第三章 主要植物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适应对策  28-41
  3.1 主要植物种的△~(13)C 值和光合作用途径  28-32
  3.2 主要植物叶片△~(13)C 值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32-33
  3.3 不同样地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含量和PH 值的变化  33-34
  3.4 不同样地植物△~(13)C 值及生理指标比较  34-36
  3.5 讨论  36-41
    3.5.1 主要植物种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  36-37
    3.5.2 植物叶片δ~(13)C 值与叶片含水量的关系及其适应环境策略  37-41
第四章 不同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适应对策  41-49
  4.1 不同生活型盐生植物叶片△~(13)C 值特点  41-42
  4.2 盐生植物和非盐生植物的生理指标比较  42-43
  4.3 稀盐、泌盐、拒盐植物的生理指标比较  43-44
  4.4 四种不同科C_3 植物生理指标比较  44
  4.5 讨论  44-49
    4.5.1 盐生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适应策略  44-47
    4.5.2 四种不同科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47-49
第五章 不同月份盐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49-52
  5.1 C_4 和C_3 代表植物不同月份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49-50
  5.2 不同月份的盐生植物叶片△~(13)C 值比较  50-51
  5.3 讨论  51-52
第六章 结论  52-54
参考文献  54-63
致谢  63-65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65

相似论文

  1.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S532
  2. 福州鼓山马尾松年轮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S791.248
  3. 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S512.11
  4. 太原盆地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与CO2净交换的关系研究,S512.11
  5. 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小麦水肥利用及农田固碳效应的影响,S512.11
  6. 太原盆地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研究,S541.9
  7. 陆地C_3、C_4草本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Q945
  8. 拟南芥HARDY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番茄中的表达,S641.2
  9. 3种果树对塔里木盆地光环境的适应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S662.2;S662.3
  10. 根层水分变化对加工番茄生长调控效应的研究,S641.2
  11. 非充分灌溉对菊芋水分光合生态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S632.9
  12. 不同种植与灌溉方式对夏玉米生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S513
  13. 灌溉与施氮对石羊河流域紫花苜蓿草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S541.9
  14. 不同种植方式及肥料处理对春小麦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参数的影响,S512.12
  15. 交替灌溉对绿洲灌区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S513
  16. 准噶尔盆地南缘主要自然植物的耗水规律及适宜需水量试验研究,S274.4
  17. 模拟增温对长白山北坡垂直样带森林地表凋落物和土壤稳定碳同位素的影响,S714
  18. 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根际调控机制的研究,Q945
  19. 厚皮甜瓜耗水规律与调亏灌溉效应研究,S652
  20. 利用同位素技术研究氮素营养对水稻水分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S511
  21. 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垂直分布研究,S153.6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