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可重用框架的CTCS仿真车载DMI研究与实现

作 者: 朱磊
导 师: 陈德旺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关键词: CTCS 仿真车载人机接口 Catalysis方法 可重用框架
分类号: TP311.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8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的车载子系统遵循故障安全原则进行设计,属于安全苛求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效率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列车司机不理解车载设备的内部原理和功能,而车载人机接口(DMI,Driver-Machine Interface)又是唯一能够实现二者交互的通道,所以DMI必须屏蔽车载系统复杂的内部结构,以便于理解的方式引导司机完成控制操作,才能保证二者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车载系统的作用。因此对于DMI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成熟的CTCS-2级系统为基础,已经初步建立起CTCS-3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采用该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具备成本低、周期短、方式灵活等优点。针对仿真DMI的研究而言,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借鉴CTCS-2级车载DMI的成功经验,利用已有成果快速、高效地建立满足CTCS-3级需求的高质量DMI,并以此为可重用资源为系统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基于软件重用理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用框架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对软件重用理论和Catalysis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DMI在列控车载子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采用Catalysis方法建立了DMI的业务模型,从司机的角度将DMI的功能划分为两类:监视与控制,并说明了系统运行过程中DMI与安全计算机及列车间的交互顺序。此外,以典型运营场景为例对业务模型进行了细化,深入分析了DMI的功能需求。然后在模型细化的基础上,通过Catalysis方法的解耦技术建立了DMI的基本模型框架,并对框架的结构进行了双向四层的划分:双向指DMI和安全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流向,四个层次包括通信协议层、数据转换层、数据处理层和用户界面层。按照基本框架的分层顺序,建立了一整套以重用为目标的仿真DMI框架模板,分别对四个层次中的通信、数据解析、界面布局、图形绘制、音频播放、功能按钮等进行了通用化的规范和设计。最后,采用C++Builder 6.0开发工具,通过该组框架模板对仿真DMI进行了实现,给出了实现过程中的流程和算法,并以实际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为例,对框架模板的可重用性进行了验证。实现过程和验证结果表明,针对仿真DMI的研究,基于可重用框架模板的方法是一种能够避免重复劳动,利用已有资源,实现便捷开发的有效手段。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11
1 概述  11-17
  1.1 研究背景  11
  1.2 研究现状  11-15
    1.2.1 CTCS的发展  11-12
    1.2.2 CTCS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12-13
    1.2.3 车载人机接口的研究现状  13-15
  1.3 课题目标及意义  15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5-17
2 软件重用理论  17-23
  2.1 关于软件重用  17-20
    2.1.1 软件重用理论的发展  17-18
    2.1.2 软件重用的优点  18
    2.1.3 软件重用的分类  18-19
    2.1.4 基于框架的软件重用  19-20
  2.2 Catalysis方法  20-23
    2.2.1 Catalysis方法简介  21
    2.2.2 Catalysis方法的特点  21-22
    2.2.3 Catalysis的典型过程  22-23
3 DMI的作用和功能  23-31
  3.1 CTCS中的ATP系统  23-24
  3.2 DMI在车载系统中的作用  24
  3.3 DMI的功能  24-26
  3.4 DMI的设计  26-31
4 基于Catalysis方法的DMI业务模型  31-47
  4.1 DMI的用例  31-32
  4.2 DMI的活动顺序  32-34
  4.3 监视用例的细化  34-41
  4.4 控制用例的细化  41-47
5 DMI模型框架的重用研究  47-83
  5.1 建立DMI的基本框架  47-52
    5.1.1 DMI框架的基本元素  47-49
    5.1.2 DMI的基本框架  49-50
    5.1.3 DMI基本框架的分层  50-52
  5.2 DMI的可重用框架模板  52-63
    5.2.1 Catalysis的框架模板  52-53
    5.2.2 框架模板的分类  53-54
    5.2.3 通信框架模板  54-56
    5.2.4 数据转换框架模板  56-57
    5.2.5 界面框架模板  57-61
    5.2.6 音频框架模板  61-62
    5.2.7 功能按钮框架模板  62-63
  5.3 基于可重用框架模板的DMI实现  63-83
    5.3.1 通信协议层的实现  64-65
    5.3.2 数据转换层的实现  65-69
    5.3.3 数据处理层的实现  69-75
    5.3.4 用户界面层的实现  75-79
    5.3.5 框架模板的可重用性验证  79-83
6 总结与展望  83-85
  6.1 论文总结  83
  6.2 展望  83-85
参考文献  85-89
附录A  89-95
作者简历  95-97
学位论文数据集  97

相似论文

  1. 城际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的研究,U284.48
  2. 基于CPN的CTCS-3级列控系统RBC切换的建模与分析,U284.48
  3. MVC设计模式和Hibernate在B/S架构呼叫中心业务系统中的研究,TP311.52
  4. 基于软件重用的信息系统框架设计,TP311.52
  5. 任务驱动的模式重用方法的研究,TP311.52
  6. 列控仿真系统控制中心的研究,U284.482
  7. 基于TTCN-3的RBC测试方法研究,TP311.52
  8. 基于安全状态机的RBC系统行车许可模块的建模与验证,U284.49
  9. 列控系统中STM的PROFIBUS接口研究设计,U284.48
  10. CTCS-3级列控仿真测试平台,U284.482
  11. CTCS-2级列控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及运用研究,U284.48
  12. CTCS-3列控无线闭塞中心研究与仿真,U284.4
  13. CTCS-3级计算机联锁上位机系统仿真研究,U284.36
  14. 基于CTCS-3列仿真系统中的RBC子系统的研究,U284.48
  15. CTCS-3 QoS的研究及相关运营场景的分析,TN929.532
  16. CTCS-3级车地通信协议设计与验证,U285
  17. 基于UML的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建模、仿真和测试研究,U284.48
  18. 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轨旁子系统仿真研究,U284.91
  19. 循环肿瘤细胞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R737.9
  20. CTCS-3级车地通信身份认证研究,TP393.0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软件 >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 > 软件开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