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成渝区域行政体制的实现途径研究

作 者: 徐雪梅
导 师: 申小蓉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区域行政 体制 成渝区域行政 启示 实现途径
分类号: D6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这一举措把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又推上新高潮。成渝两地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可望形成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带,与长江下游的上海经济圈首尾相照,纵横四川盆地和三峡库区,立足中国西部,使中国经济形成三个坡度和阶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部经济崛起地区,西部经济开发地区,进而使中国转变成为国强民富、安居乐业的经济大国。这是21世纪中国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战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客观存在着的行政壁垒、政区恶性竞争等消极因素都是影响地方政府间合作联动,制约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障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区域行政的一般理论分析结合以成渝为例的实证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地方政府间机构、制度、政策、利益等方面的合理安排,最终建构起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区域行政体制。本文以成渝发展为分析对象,旨在探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消除政策环境、制度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负面因素,建立地方政府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机制。在政府管理市场的层面研究怎样有别于原来行政体系的管辖,创造出一个跨区域、同时又是完全融合的无缝隙的市场管理及社会综合发展的制度设计,为形成一个更为合理高效的社会管理与资源配置的网络体系,实现地区间利益的平衡,保证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与创新,即区域行政。从而实现成都和重庆城市间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促进该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繁荣。本文在比较借鉴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及渤海区区域行政管理模式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成渝政府间合作交流的历史传承与现实基础,提出了对成渝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启示与构想,并对此构想的整体实现途径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与阶段。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7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1.1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9-10
    1.1.2 成渝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区域行政的重塑与再造  10
  1.2 相关概念界定  10-13
  1.3 研究综述  13-15
    1.3.1 政府间关系及竞争理论的研究  13-14
    1.3.2 国内外区域行政研究的前沿和主要观点  14-15
  1.4 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15-17
    1.4.1 研究目的  15
    1.4.2 研究思路  15-16
    1.4.3 研究方法  16
    1.4.4 研究意义  16-17
第二章 区域行政相关理论依据  17-19
  2.1 促进政府间合作的理论  17
  2.2 布雷顿的竞争性政府的一般模型  17-18
  2.3 对博弈论的借鉴  18-19
第三章 国内区域行政的个案研究及启示  19-31
  3.1 泛珠三角洲区域行政模式研究  19-23
    3.1.1 泛珠三角地区区域行政形成的背景  19-20
    3.1.2 泛珠三角地区区域行政的制度安排  20-21
    3.1.3 泛珠三角地区区域行政的主要方式  21-23
  3.2 长三角地区区域行政模式研究  23-26
    3.2.1 长三角地区区域行政形成的背景  24-25
    3.2.2 长三角地区区域行政的制度安排  25
    3.2.3 长三角地区区域行政的主要方式  25-26
  3.3 环渤海区域行政模式研究  26-28
    3.3.1 环渤海区域行政形成的背景  26-27
    3.3.2 环渤海区区域行政的制度安排  27-28
    3.3.3 环渤海区区域行政的主要方式  28
  3.4 国内区域行政个案带给我们的启示  28-31
第四章 成渝区域行政的设计  31-36
  4.1 成渝区域行政发展的可能性  31-33
    4.1.1 成渝区域行政的现实基础  31
    4.1.2 成渝区域行政的历史沿革  31-32
    4.1.3 成渝区域行政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  32-33
  4.2 成渝区域行政发展的必然性  33-34
    4.2.1 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因素  33
    4.2.2 两地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33
    4.2.3 两地政府合作的意愿考察与分析  33-34
  4.3 成渝区域行政体制的具体构想模式  34-36
    4.3.1 区域行政的实现形式  34-35
    4.3.2 成渝区域行政体制的具体构想  35-36
第五章 成渝区域行政体制构想的实现  36-44
  5.1 成渝区域行政体制的构建阶段  36-39
    5.1.1 区域行政体制框架的形成阶段  36-37
    5.1.2 区域行政体制的制度整合  37-38
    5.1.3 合理的机构设置与组织配备阶段  38-39
  5.2 成渝区域行政体制的选择与创新  39-41
    5.2.1 两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40
    5.2.2 两地半官方与民间组织的协调与合作  40
    5.2.3 因地制宜,建立具有成渝特色的区域行政体制  40-41
  5.3 相应配套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41-44
    5.3.1 建立科学的利益补偿机制  41-42
    5.3.2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机制  42
    5.3.3 加快和促进区域行政法治化建设的步伐  42-44
第六章 结语  44-45
致谢  45-46
参考文献  46-49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9-50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3.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4. 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D922.68
  5.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6. 中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630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8.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9.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10.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11. 全闽师范学堂与清末福建师范教育,G659.29
  12.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3. 云南省开展电矿结合研究,F426.61
  14. 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15.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及启示,X196
  16.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7.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G633.3
  18.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G717
  19. 传统文明的转变,B03
  20. 南京市药房托管运行问题研究,R95
  21. 县域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索,D63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