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卧底”在心灵深处的“歌谣”

作 者: 晁真强
导 师: 陈本益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刘庆邦 童年经验 小说创作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刘庆邦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小说或激流惨烈,或舒缓悠远。刘庆邦所有的小说几乎都是与他的童年经验分不开的,所以本文从文艺心理学基本原理出发,来研究刘庆邦童年经验与其小说文本之间的关系,探求二者在心理结构上的联系,进而发掘刘庆邦小说的新特点、新风格。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一、刘庆邦小说童年经验的表现特点。刘庆邦小说中的童年叙事并不完全等于刘庆邦的童年经验,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往往通过儿时形成的心理定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童年经验表现在刘庆邦的作品中,具有这些特点:儿童视角的运用、对女性的极大关注、父亲形象的缺席、自卑情结的流露。二、刘庆邦童年经验对其小说价值风格的影响。一个作家作品风格的形成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早期童年的经历对创作风格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刘庆邦悲惨的童年经历以及刘庆邦后来对童年记忆的执着,都对其小说价值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小说的童真美和悲剧性等价值风格上。刘庆邦对于童年的深情抒写,其实是在寻找我们久已丢失的童心,这也为许多躁动不安的灵魂寻找到一个宁静优美的栖息之地。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导言  6-9
第一章 刘庆邦童年经验  9-16
  第一节 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的多重关系  9-11
  第二节 刘庆邦的童年经验  11-16
    一、对苦难的疼痛体验所形成的悲剧意识  12-13
    二、在女性绿荫庇护下所形成的柔美气质  13
    三、成长隐痛中的自卑情结  13-16
第二章 刘庆邦小说童年经验的表现特点  16-31
  第一节 儿童视角的运用  16-19
    一、儿童视角对记忆的表现和体验  16-18
    二、儿童视角对世界的审视和反抗  18-19
  第二节 对女性的极大关注  19-24
    一、母亲形象  20-22
    二、少女形象  22-24
  第三节 父亲形象的缺席  24-27
    一、无父文本  24-25
    二、父亲淡化  25
    三、理想中的父亲  25-27
  第四节 自卑情结的流露  27-31
第三章 刘庆邦童年经验对其小说价值、风格的影响  31-40
  第一节 童真美  31-34
    一、童心美  31-33
    二、童幻美  33-34
  第二节 悲剧性  34-40
    一、"柔美"的感伤——悲剧意识的涛意呈现  35-37
    二、"酷烈"的伤痛——悲壮情感的直接显露  37-40
结语  40-41
参考文献  41-42

相似论文

  1. 陇右唐人小说研究,I207.41
  2. 论刘庆邦小说的民俗文化写作,I207.42
  3. 未竟的现代性诉求,I207.42
  4. 人性与现实的诗性超越,I207.42
  5. 论刘庆邦小说中的苦难书写,I207.42
  6. 聚光灯下的创作,I207.42
  7. 改革大潮中的乡土农民人生情态,I207.42
  8. 构建儿童徜徉的世界,I534.078
  9. 最初记忆的深情吟唱,I207.42
  10. 刘庆邦小说与地域文化关系研究,I207.42
  11. 动态的济世情怀与矛盾的家园探寻,I207.42
  12. 论基督教(圣经)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影响,I561
  13. 复杂人性的两极对话,I207.42
  14. 执著于城乡之间,I207.42
  15. 论钱万成的诗歌创作,I207.8
  16. 穿越沉重的田野,I207.42
  17. 论刘庆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I207.42
  18. 又见“香雪”,I207.42
  19. 刘庆邦小说的审美价值取向及其意义,I207.42
  20. 柯莱特的童年经验与作品,I56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