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的研究

作 者: 张婉容
导 师: 黄尧洲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临床
关键词: 痊疮 肺胃湿热证 内外合治 疗效观察
分类号: R2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对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进行临床研究,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本研究按纳入病例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对照组。2.治疗方法:试验组32例,内服清热除湿解毒汤,1日1剂,分2次服用。合并外用中药消炎面膜,1次/周。内服外治,2周为1个疗程,连用6周。对照组31例,内服丹参酮胶囊,1次4粒,1日3次。外涂0.3%维胺酯乳膏,2次/日。2周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6周。3.观察方法:患者在初诊及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分别填写观察表格,记录非炎性皮损(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和炎性皮损(丘疹、脓疱及结节)的数目及其总数。询问用药的依从性,记录不良反应。4.疗效评价方法:参考1997年10月中华医学会美学与美容分会皮肤美容学组制定的《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观察。根据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前后皮损数目计数计算疗效指数,并依据综合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根据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的数目变化,观察治疗组、对照组对两类皮损的影响。每2周进行一次疗效评价及比较。同时根据与入组时比较,试验过程中患者新出现或加重的症状、体征和疾病,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的显效率为12.50%,有效率84.38%,总有效率为96.9%,与对照组的显效率为9.68%,有效率80.65%,总有效率为90.32%,经卡方检验,两组间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说明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总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指数比较,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安全性评价: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安全等级均为1级,说明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为临床安全方药。结论:1.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疗效确切,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炎型及非炎型皮损。2.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8-31
  综述一 痤疮中医研究概况  8-18
    1.中医古籍对痤疮的认识  8-9
    2.现代中医对痤疮的认识  9-11
    3.痤疮的中医治疗  11-16
    参考文献  16-18
  综述二 痤疮西医研究概况  18-31
    1.流行病学研究  18
    2.病因及发病机制  18-23
    3.治疗  23-28
    参考文献  28-31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31-53
  前言  31-32
  1.研究目的  32
  2.临床资料  32-36
    2.1 研究人群一般情况  32
    2.2 病例选择标准  32-33
      2.2.1 诊断标准  32
      2.2.2 入选标准  32-33
      2.2.3 排除标准  33
      2.2.4 剔除标准  33
      2.2.5 脱落标准  33
    2.3 方法  33-34
      2.3.1 研究方法  33
      2.3.2 治疗方法  33-34
    2.4 观察指标  34-35
    2.5 安全性检测及评价  35-36
    2.6 统计方法  36
  3.结果  36-41
    3.1 基线分析  36-37
    3.2 疗效评价  37-40
    3.3 安全性评价  40-41
  4.讨论  41-48
    4.1 西医认识  41
    4.2 中医认识  41-42
    4.3 导师经验  42
    4.4 清热解毒除湿汤组成及方解  42-43
    4.5 清热解毒除湿汤药物分析  43-47
    4.6 对照药物—丹参酮和0.3%维胺酯乳膏  47
    4.7 疗效分析  47
    4.8 安全性分析  47-48
  5.小结  48
  参考文献  48-51
  附件  51-53
致谢  53-54
个人简历  54

相似论文

  1. 益气化瘀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临床疗效观察,R277.5
  2. 麻杏石甘汤治疗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R272
  3. 苍虎麦冬甘草颗粒剂治疗阴虚夹积证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R272
  4.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R687.3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R573.1
  6. 中医药结合关节镜治疗冻结期冻结肩临床疗效研究,R274
  7. 新止骨增生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手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R274.9
  8. 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电针治疗气虚型便秘的临床观察,R256.35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与分析,R774.6
  10. 加减人参五味子汤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R272
  11. 健脾养肺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R272
  12. 内外合治法对小儿肺炎喘嗽风热、痰热闭肺证的疗效评价研究,R272
  13. 密骨葆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和临床研究,R285
  14. 盆腔炎颗粒治疗血瘀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抗氧化指标影响的研究,R285
  15. 大黄巴豆不同配比的药理研究及其对猪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S858.28
  16. 消喘膏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及预防冬季发作的疗效研究,R244.9
  17. 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气虚体质型肺炎喘嗽疗效观察,R244.9
  18. 夏枯草口服液治疗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观察,R259
  19. 加味桂枝附子汤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R259
  20. 中频药物穴位导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R27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皮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